父母在家教出10岁神童,高考以352分上大学,4年后的状况让人唏嘘

文 / 小孔儿妈妈
2020-04-23 01:05

一个小故事,带你了解更多育儿常识,假如您喜欢这样的故事,欢迎关注转发点赞

很多家长都希望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优秀的天才,所以从小就会给自己的孩子制定路线,希望可以让孩子成才。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真的好吗?河南就有一个女童,10岁就参加完高考,以352分的成绩考上了大学,过了4年,如今的现状却让人唏嘘。

这名女孩叫张易文,从她出生后就在父母的精心培养下成长,4岁的时候就让她离开幼儿园,开始在家学习,父母自己当她的老师。在她9岁的时候后就已经学完了小学、初中、高中所有的课本。她的父亲表示要让她10岁考上大学,15岁考上研究生,20岁读完博士。

在9岁那年张易文就开始参加高考,虽然第一年高考失利,但是第二年张易文,以325分的成绩顺利被一所大学录取。虽然325分上大学也不是很高的分数,但是对于10岁的张易文来说,还是可以看到她在学习上的天赋。

但是这样“揠苗助长”的教育方式真的好吗?要知道,这样拔苗助长的畸形教育培养出来只会是学习机器,而非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果然,这名10岁就过上大学生活的女童的现状令人唏嘘。

本该上小学的张易文,提前踏入大学生活并没有延续自己的天才事迹,因为身材瘦小与身边的“同学”显得格格不入,心智上也无法适应大学生活。张易文看起来就像一个刚上学的小朋友,跟身边的同学几乎没有共同语言,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内向,不敢与人说话,同时生活上也需要父母的照顾,她平时十分依赖室友,不管是吃饭洗澡总要人带着,室友去哪她就跟着去哪。自己的孩子气也会让她很不顺心,再加上对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所以大学里她很快就跟不上了。

为什么张易文进入大学之后会是这样的情况?

要知道,学校教授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有其他人格教育,而在家中被父母单独培养的张易文并不懂得怎样跟其他人交往,知识教育可能差不多了,但是没有独立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也导致她在进入大学后很难融入一群成年人的集体生活。而且十岁的年纪,毕竟心智还没有成熟,在生活上也不懂得如何自理。

那么家长应该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呢?

首先,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家长不应该操之过急,应该遵循规律。每个家长固然有权利和义务对孩子进行教育,但是孩子不是实验品,这样拔苗助长未必是件好事。纵使孩子有天赋,家长也应该好好引导,不然像张易文父亲的这样做法教育,虽然在短时间内可以获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到最后也只是毁了孩子,让孩子的天赋白白被糟蹋。

其次,家长不应该将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在孩子的教育上严格要求孩子固然可以,但是不能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而是应该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找到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让孩子的学习事半功倍。

最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了教育孩子学习外,更应该注重教会孩子一些生活技能。毕竟家长不能一直照顾孩子到老,孩子总要学会自己生活,不然等父母老了以后孩子很容易就会被社会淘汰,很难生存下去。

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注重踏实,要让孩子一步一步的将知识融会贯通,这样孩子才会进步,而不是按照所谓的天才培养方式。

想了解更多育儿常识,欢迎关注我们,您的关注点赞转发,将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万分感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