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成长来说,家里整洁好还是乱好?听听专家怎么说

文 / 育儿趣学园
2020-04-26 00:47

家里有孩子后,想要跟过去一样干干净净真的很难。这时候宝妈们可能分成两派:洁癖派觉得有孩子后家里也必须一尘不染;而认命派则觉得与其跟着孩子屁后收拾,还不如放弃算了,毕竟怎么收拾也干净不了多长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孩子成长来说,家里整洁好还是乱好呢?下面我们就听听专家怎么说:

猫爸女儿的奶奶就有洁癖,家里乱一点她都受不了,但是猫妈为了锻炼女儿的创作力和动手能力,经常会给女儿买玩具,后来玩具多到什么程度呢?用孩子奶奶的话来说,就是开个幼儿园都够了。

这么多的玩具家里肯定很乱,于是女儿的奶奶隔一段时间就会清理掉很多玩具,有些玩具还是很新的,甚至有些玩具我女儿只玩过一次就被孩子奶奶扔了,为此猫妈经常跟孩子奶奶闹矛盾。

心理学上曾经有个理论叫破窗理论,说的是有一栋房子的窗户被熊孩子砸破了,主人没管,结果房子的窗户都被砸破了。后来房子换了主人,窗户也都被修好,后来熊孩子又来砸窗了,但这次主人及时把窗户修理好了,看到新窗户后,熊孩子感到很羞愧,从那之后再也没有砸窗户。

而这个理论告诉我们,如果每天我们都把家里的玩具收拾得整整齐齐的,那么孩子玩玩具的热情就会下降,因为他们不想破坏这份整洁。更糟糕的是,在收拾玩具的时候,家长肯定会有很多负面情绪,或者经常斥责孩子乱放玩具,这还会严重的影响了亲子关系。(我就不说女儿的奶奶天天斥责我女儿多少次了)

相反,如果父母允许孩子乱放玩具,那么孩子玩玩具的热情就会高很多,玩得也会更尽兴,而这对孩子的探索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是非常有益的。

经济学家蒂姆.哈福德在《混乱》中说到,如果一个人的桌面收拾整齐,书籍整齐陈列、水杯文具摆放得规规矩矩,这样的人一般缺乏创造力;而那些有大成就的人物,比如毕加索、爱因斯坦、扎克伯格、乔布斯等等,他们往往有着混乱的书桌,混乱更能激发创造力。

其实这个道理也很简单,我们给孩子买玩具就是想锻炼孩子的创造力,可是如果我们因为怕乱而不让孩子尽兴地玩,玩具不就白买了吗?所以“玩具往往是被爱整洁的父母浪费的”,这句话一点也不假。而过去也有心理学专家做过研究,确实发现从小房间乱的孩子的创造力更好一些。

当然,屋子乱不代表屋子脏,因为不卫生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这对孩子的健康肯定是不利的,所以父母们还是要经常收拾屋子,但对于孩子玩具的摆放就不要要求那么严格了。当然如果条件允许,最好的办法还是给孩子一个玩具房,这样父母和孩子都会满意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