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音乐,是宝宝聪明大脑不可缺少的营养,聪明的宝妈要早知道

文 / 90育儿
2020-04-26 17:09

音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音乐的浸润,如果我们的生活离开了音乐,将会变得枯燥无味。

我们会通过各种播放器为自己播放音乐,用来点缀生活;电影、电视节目中的背景音乐,烘托了节目的氛围;在商场、餐厅、校园……到处都会有音乐萦绕在我们的耳畔。

家有萌娃的妈妈会惊奇的发现,如果宝宝经常听音乐,当你播放起他熟悉的旋律,几个月的宝宝会伸出小手摇摇晃晃表示欢迎,再大一些的宝宝则可以跟着旋律有节奏的点头或者跳跃。

每个孩子都不拒绝音乐带给他的快乐。

现在有大量的研究证明,音乐对胎教和早期教育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一 宝宝要变聪明,音乐必不可少。

1让脑科学实验说明一切。

美国心理学家斯佩里通过实验证明,人的大脑分为左右脑,并且各有分工。左脑负责逻辑理解、语言、书写、记忆等功能,被称之为“意识脑”和“学术脑”等,右脑主要负责形象、情感、直觉和艺术,又被称之为“艺术脑”和“创造脑”,斯佩里的研究为右脑的潜能的开发做出了卓越贡献。

负责艺术和创造的右脑被开发得好,人的潜能就能被充分地调动。因此,一个人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右脑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家长不能忽视对右脑的开发,最容易掌握的方法,就是欣赏音乐。

2 跨行跨界的精英竟然都是玩音乐的高手。

大家都知道爱因斯坦,他的科研成就改变了世界,但大家不知道的是,他也是一个音乐高手,特别擅长拉小提琴。爱因斯坦这样评价音乐:

“如果我不是个物理学家,我可能是个音乐家。

我经常思考音乐,我活在音乐的白日梦里,我会用音乐的方式看到我的生命。”

大导演斯皮尔伯格也是一个音乐的行家,听他电影的背景音乐,能感知他的音乐造诣很深。

还有我们熟悉的体育明星费德勒,也非常擅长演奏钢琴。

音乐这项技能,哪怕不是从事专业工作,也足以改变你的生活品质。

3 培养宝宝多种能力需要的催化剂。

首先一点是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提高个人素养和品味,可以一生受益。其次是通过对音乐的欣赏,能够提高宝宝的专注力,宝宝在欣赏音乐的时候,要调动自己的主动意识,通过听传递感受,又得到了专注的品质。

欣赏音乐还可以提高宝宝的创想能力,艺术都是相同的,前面说过,右脑主要负责艺术领域,通过有效刺激右脑的发育,会让宝宝的创想能力得到发展。

音乐可以舒缓焦虑紧张的情绪,当你感到疲惫时,欣赏音乐可以让你的神经得到有效的放松。

同时可以帮你完成比较枯燥、单调的工作。我们身边有的妈妈带孩子去学习乐器,目的也很单纯,就是想培养孩子的一个爱好和一份素养,当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用音乐滋养身心。


二 如何带宝宝玩转音乐

音乐对成人和孩子,都会产生影响,那么要如何利用身边的有效资源,陪宝宝玩转音乐呢?

1 可以带宝宝欣赏的音乐:中外的古典音乐、现代轻音乐和儿童音乐,以及一些朗朗上口的童谣,都可以带宝宝一起欣赏。

我们选择音乐的标准是:轻柔、优美和明快。外国古典音乐推荐莫扎特的比较多,它的音乐欢快的节奏居多,听起来明朗舒畅。

2 带宝宝欣赏音乐要注意播放的时间。

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播放,可以在一段时间播放同一首歌曲。

播放的时间以5——10分钟为宜。年龄小的宝宝不易长时间听音乐。播放的声音与我们日常说话的音量大小即可。

3 把轻柔的音乐当成宝宝游戏时背景音乐

这类方法常用于幼儿园的日常活动,播放固定的音乐当成玩游戏时候的背景音乐、玩具收整音乐和集合等形式的音乐。

在家庭里,也可以在讲故事的时候,将轻柔舒缓的音乐做为背景,增加阅读的氛围。

专门准备收玩具的音乐、入睡音乐等,在固定时间播放,孩子可以形成一定的规律。当听到熟悉的音乐时,就会有序的做好相对应的事,也有助于孩子习惯的培养。

三 宝妈们值得注意的小提示。

虽然欣赏音乐好处诸多,但仍然有不可忽视的细节。

1 选择音乐的标准值得注意的是,不要给宝宝听节奏过于激烈的电子乐和摇滚乐,这样强烈的节奏和躁动会破坏宝宝的美好感受,也会让宝宝感觉心情烦躁。

2 使用一些小道具增加娱乐效果。可以为宝宝准备铃鼓、铃铛、沙锤等等会发出声响的打击乐器在听节奏欢快的乐曲时,为宝宝进行伴奏。也可以使用一些纱巾、头饰在欣赏音乐的时候和宝宝一起玩音乐游戏,增加趣味性。

有一位诗人曾经说过:语言的尽头就是音乐的开始。在音乐的滋养下长大的宝宝,会有更愉快的心情,更灵敏的耳朵,和发现美的心灵。

即便看不见、摸不着,也能改变着我们的状态,这就是音乐的神奇和音乐赋予的魔力。

宝妈们有没有发现宝宝和音乐的小故事,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一起来分享一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