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从小开始,从小事开始 不要觉得孩子小就不教育孩子····
小时候还听过这样一则民间传说:
有个孩子在街上偷了摊子上的一枚针,母亲很高兴地表扬了他;
后来这个孩子在街上又偷了一个桃子,母亲又高兴地表扬了他;
他长大后,偷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值钱,他每次把金银财宝带回家,母亲都会很高兴地表扬他;
最后,他成为了一个杀人越货的江洋大盗,最终被官府逮住了,在上刑场砍头的时候,他哭着对母亲说:“母亲,我在被处决之前,想再吃一口你的奶!”
他的母亲走过来,掀起衣服把乳头伸向儿子,但他的儿子一口就把母亲的乳头咬了下来,母亲哭着问:“儿呀,你为什么要把我的乳头咬下来呀?”
他流着眼泪说:“母亲,这是我对你的惩罚,如果我小时候第一次偷东西你就教育我,我又怎么会有今天的下场呢?我咬你这一口,是希望天下所有的母亲都能在孩子还在吃奶的时候就开始教育呀!”

教育孩子,还是要趁早,不要等树欲静而风不止时再去改变就难了。孩子很多性格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等到成型后就已经很难再去改变他了,需要从小就培养训练。
就像这个小故事一样,孩子不教育好,以后社会会帮你教育孩子,真的等到那个时候不仅仅是孩子难受,做父母的会更痛苦。
作为爸爸妈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让孩子做与自己年龄相符的事情和选择,这样才不失孩子的天性,才能更加健康成长。就像上面的故事讲得,当孩子不懂事喜欢同桌的一款橡皮自己带回家的时候,
爸爸妈妈最应该做的是不要责备孩子,你要告诉孩子这样子是不对的,你同时要告诉孩子自己喜欢可以问爸爸妈妈要,但是不能私自那同桌的或者其他同学的东西。

比如爸爸妈妈可以选择孩子能自己做的事,一定让他尽量多做,并且给孩子奖励。这样既能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又能教育孩子不能不劳而获,随便想要什么东西都可以。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注意孩子的情绪,千万不要忽略孩子情绪问题。孩子也有情绪,有的孩子不善于表达。父母注意到孩子情绪的变化,需要及时对孩子做出引导。不要让孩子的情绪藏在心里。
不要害怕孩子眼泪和耍脾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家长要对孩子的眼泪和耍脾气的根源找到,要循循教导。不要害怕对孩子对你说不。要分析孩子的“不”字,是任性还是耍赖?如果孩子能够将出自己的理由并且理由合理的话,父母还是要听一听孩子的意见,如果孩子的理由并不充足,爸爸妈妈也要及时给孩子解释他做错的地方,而且也要及时引导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