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舍得让孩子吃“这3种苦”,孩子将来会更有出息

文 / 育儿学堂小林老师
2020-10-12 00:22

央视名嘴白岩松在教育孩子上有这样一番见解,他表示:

想要教育好孩子,那么就要让孩子“吃苦”。孩子可以怕吃苦,但是不能怕面对苦,面对苦时不退缩要挺住,这才是优秀的孩子所具备的。

白岩松,我国央视著名新闻主持人,也很受大家的喜爱。在事业上他很成功,但在家庭教育上,他也是十分的成功。作为一名父亲,他把孩子教育得非常好。他的儿子白清扬从小成绩优异,长大以后更是凭借努力考上了世界的名校。

我们纵观现在的家庭教育,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其实并不是特别严格,但是白岩松却不同于他人,他对儿子的要求一向都非常严格,而且一直都在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吃苦,拒绝把孩子养成“温室里的花朵”。

我们可以想到,白岩松这么成功的一位人士家庭条件自然都不差,每一个父母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是白岩松却没有因为家庭条件的优渥,而对孩子进行放松。

很多家庭都舍不得孩子吃苦,毕竟自己以前吃过的苦,不希望孩子再吃一遍。但是卢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一定可以让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所以吃苦也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必须经过的坎坷。

白岩松:舍得让孩子吃“这3种苦”,孩子将来会更有出息

1、吃"赚钱的苦",才能勇闯世界

“有钱人在刻意让孩子吃苦,穷人还在谈富养。”

大家都知道,人活在世上,有钱虽然不是什么事情都能做,但是没有钱是什么事情都做不了。而现在对孩子的溺爱,导致孩子不理解钱是什么,对于钱的含义并不了解。所以,孩子在购买东西和花钱的时候不会想到节约。只是认为我要的东西我父母就会给我买,我花的钱管父母要,父母就会给。

这样是不对的,我们要从小让孩子理解钱的意义。让孩子明白赚钱的辛苦。比如特朗普的大女儿,她在特朗普的严格教育下,6岁就学会了理财,上高中之后就开始赚钱,大学毕业之后,就自己去闯世界。

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有吃了赚钱的辛苦才能变成一个敢于闯世界的人。

在给孩子讲述金钱的问题时,孩子们不一定能理解的了,所以我就需要一些辅助工具,当年那就是一位老师推荐给我的一套,专门培养孩子财商的故事书,叫《财富历险记》。

这套书当时可是很受我家孩子欢迎的,每天都想看,因为就是一种故事书,利用故事来吸引孩子注意力。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阳阳,讲述着阳阳在寻找财富的路上发生的故事。

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来表达一些道理,这种图文结合的方式,才是孩子所接受,比我们干巴巴地讲道理有意思的多。

2、吃"读书的苦",才能看到更远的风景

“人这一辈子,吃多少苦,享多少福,都是有定数的。”

学习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下去的,因为这种枯燥无味再加之学业的压力。所以很多孩子对于学习这件事并不上心,认为学习真的太没有意思了,一点都不想学习。但是孩子们永远体会不到读书能带来怎样的好处。虽然这种好处并不能即刻生效,但是从长远来看,一个没上完学的孩子和一个坚持读完书的孩子在思想层次和眼界方面相差还是很大的。

其实当一个孩子可以承受住读书的寂寞,我们就知道这个孩子做事情一定是个持之以恒的人,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坚持下去。我们就能相信,这个孩子在未来的工作中也有持之以恒的能力。也会在未来做出一番大事业。

就像北大博士的李琳一样,在成为南方医科大学的教授时,学院每年都会给他提供几十万的年薪,还有安家费。但是所有人都只看到了它表面的无限风光。殊不知,能得到这些,都是李琳日以继夜的奋斗,还有他几十年的读书的辛苦。

3、吃"失败的苦",才能取得成功

人生这条路上绝对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会面对坎坷,所以说每个父母都要教会孩子面对坎坷,去尝试失败的多苦。

白岩松在自传《白说》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每年都会接到很多名牌大学所提供的学生简历。在众多简历中,他选择了一个看起来并不是很起眼的姑娘。因为在那份简历中,他看到了这位女孩子考研失败,调整心态,继续努力的全过程。这也就成了这位姑娘脱颖而出的一个最好的教育。

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只有经历过失败才能知道如何去赢,如何珍惜机会,只有经历过失败才知道如何去反击,用积极的态度去接受失败,然后一次一次的跌倒爬起。#育儿有方法#

我们也要教会孩子如何面对挫折,毕竟打击挫折的做好方式就面对他,所以我推荐这套《挫折教育系列》,帮助孩子构建强大而内心,一共是6册,都是以故事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孩子更容易接受,不干巴巴的教育有意思的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