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12岁的他再次打败清华选手,妈妈:关键在于抓住2点
江苏卫视《最强大脑》从第1季到现在第7季,相信很多人都会准时守在电视机前每一期都看,这是一个展示脑力和科学的真人秀节目,坎坷地走过了7个年头,获得了全国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

在2018年的冬天,在《最强大脑》节目上大家认识了来自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的“天才少年”——孙奕东。
年仅12岁的孙奕东二次代表“水队”出战,但依然再一次战胜了来自清华大学的对手。
他是本季《最强大脑》里年龄最小的选手;他在突围赛中以本组第一名的成绩直通30强;他在“一对一PK战”中战胜对手进入全国12强……

看看孙奕东的成长经历更是让人惊呼:“别人家孩子!”
孙奕东2岁开始识字、读故事书,从三年级起进入数学竞赛圈,曾拿下华罗庚杯、陈省身杯、希望杯等19个数学竞赛一等奖……
不仅如此,他的爱好也特别广泛。他是业余围棋3段,擅长编程、骑行、魔方,还是Minecraft的资深玩家、钢琴小王子。

节目中的孙奕东思维敏捷,理科见长,性格内敛,温和谦让,面对顶级比赛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家不禁要感叹:这样的孩子是怎么教出来的呢?
为了解开大家的疑问,我们找到了孙奕东的妈妈,让她为我们讲述“最强大脑”是如何养成的。
兴趣是最好的助燃剂——提供支持但从不勉强

孙奕东四岁的时候,有一次在过马路时忽然问妈妈:“你说红灯时间长还是绿灯时间长?”妈妈回答:“一样长。”可是,孙奕东马上说:“不对,红灯的时间等于绿灯加黄灯。”
从那时起,奕东妈妈就感觉到,孩子可能有着很高的数学天赋,于是开始有意地培养。首先是购买了大量数学启蒙的玩具,如金字塔、九连环、数独等古代数学游戏;其次是提供相关书籍,包括《疯狂大脑训练营》《霓虹书》等等。

妈妈坚定地认为:“有兴趣,就多学,能力跟不上,慢慢来。智力开发跟吃饭长个儿一个道理,急于往脑子里塞太多更会带来反效果,寓教于乐真的很重要!”
孩子在游戏过程中,所有的注意力都会非常集中,这时候也是他学习能力最强的时候,不仅学得轻松,还学得快。

没错,孩子并不是不够聪明,而是思维能力不够,所谓思维能力,包括:理解力、分析力、推理力、论证力、判断力等能力。将来不管是语文、数学,还是其他学科都需要运用到这种能力。
那在孩子的成长期父母该如何激发孩子的大脑呢?
给大家推荐这套专门为幼小衔接阶段的孩子打造的思维训练书籍《疯狂大脑训练营》,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想象力、表达力等12大能力,全面开发孩子大脑!

值得一提的是,这套书的编写团队也是非常专业的全脑开发团队,而且还特别邀请了中科院心理所儿童发展心理学专家白雪审定,根据3~7岁儿童大脑发育特点命题,内容上非常的严谨。

一、近30种题型,400多到题目
培养孩子12大思维能力
整套书一共有400多道题,近30种题型,不管是题量,还是题型都非常丰富,可以给孩子进行全脑开发。
如推理题:小老鼠会掉到哪个缸里呢?要根据传送带运转的方向一步一步观察推理。

书中的每一道题,都不仅为了锻炼某一种能力,而是注重孩子综合能力的提升。
比如,4只小蚂蚁从魔方的不同部位,谁能最先吃到面包?孩子不仅需要观察4只蚂蚁的位置,计算最短路线,还要考虑立方体的空间问题

即使是数字计算游戏也能锻炼到观察力、辨别力、专注力。

二、融入丰富的课外知识
提升能力,扩充知识储备
另外,这套《疯狂大脑思维训练营》还融入了丰富的课外知识:机械、建筑、动植物、生活常识等等都融入其中,在提升思维力的同时,也扩充孩子的知识储备。
比如找不同的游戏中就涉及了很多世界地标建筑和世界文化,比如复活节岛的石雕像、美国自由女神像、马里的多贡人、金字塔等等。

还有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垃圾分类、钱币面值认知,也可以一边练习题目,一边学习起来。

孩子的思维能力培养和知识积累可以同步进行,也为他们入学后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左右脑同时开发
每天10分钟,提升综合能力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左脑管理理性思维,右脑管理感性思维,这套书与其他思维训练书不同的是,注重孩子全脑的开发,培养影响孩子一生的12大能力。

这套书就从多角度帮孩子认识、理解方向。
比如这道传送带推理题,孩子要用观察小刺猬跑步的方向,来推理传送带的方向。

数学老师一再强调:“数学没有捷径,只有多练多练!”思维训练也是一样,这套《疯狂大脑》共400多道,孩子每天练10分钟,坚持做下来孩子的思维力会有非常显著的提升。

而且每本书最后都附上了习题的答案,爸爸妈妈可以先撕下来,最后在给宝宝对答案。

我是一个女孩的妈妈,母婴行业培训师,多平台原创作者,专业育儿领域创作者,为上千家长提供育儿干货。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
每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都站着一对有远见的家长。有了这样一套好书,孩子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