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有一种“逃课”正在毁掉孩子未来,很多妈妈却沾沾自喜
文/贝贝豆育儿课堂(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俗话说:穷啥不能穷教育。
几乎很少有父母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表现得抠门。但现实的情况却是,随着孩子的长大,一些父母会发现孩子的成绩越来越差。当初对孩子教育不遗余力的投入,似乎有了一种“自欺欺人”的味道。
实际上,这并不是教育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孩子频繁“逃课”的结果。别不信,这种“逃课”就是在父母明目张胆的支持下进行的。
一位大学教授曾经在课上痛心疾首地表示:
现在的孩子最缺的课就是历史课,他们从小就没有学习历史的习惯和认识。就连家长都认为,历史从电视上就能学到,专门学历史纯属瞎折腾。
你仔想一想,从刚出生到现在,现在的孩子到底缺了多少节历史课?天底下哪有这样的教育,孩子迟早都被毁了。
这位老教授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现在的家长表现得更现实,对孩子的学习内容的要求也更加实际。与其让孩子浪费时间在枯燥没有收效的历史学习上,不如让孩子学一门实用的兴趣更有效。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当然不是。从短期来看,学习历史收效甚微。但从长期看,学习历史将会成为孩子重要的成长助力。
一百年前,世界著名教育学家希利尔就曾经强调了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历史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一块基石。”他解释道,孩子的历史学习应该被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上,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课余知识的补充。
案例一:学历史的孩子7天赚两万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着这样一条新闻。一位大学生为了偿还买手机的分期,在国庆7天假期利用自己的劳动赚了整整2万元。而他之所以能日赚3000元,正是巧妙地利用了自己的历史天赋。
小伙子表示自己在父母的支持下,从小就对历史有很浓厚的兴趣。这个“赚钱”的主意其实正是小伙子将自己了解的历史知识编写成小段子,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完成线上和线下的推广,成功赚到第一桶金。
案例二:不学历史的孩子甚至不知道成吉思汗是谁
同事前段时间和我们分享了这样一段经历。
有一次出于好玩,同事指着电视上的电视剧问10岁的小外甥认不认识成吉思汗,小外甥点点头,奶声奶气地说“成吉思汗是骑着狗的射手。”
这个回答让同事一脸冷汗,事后同事语重心长地表示,现在孩子历史知识太缺乏了,家长欠孩子的,早晚得让生活补回去。
1)增加孩子的知识储备
阅读历史,了解历史能增加孩子知识学习的广度,提高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
不学历史,孩子怎么认识到长城瑰丽的背后,还有这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不学历史,孩子怎么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传承;不学历史,孩子又怎么通过明城墙上的一块砖,感受历史的厚重。
这种储备并不是毫无用处,当孩子逐渐长大,这种储备会成为孩子知识的一部分。助力孩子的成长。
2)让孩子明白人生的方向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历史就像是一面大镜子,有刚愎自用的项羽,也有谦虚的蔺相如,更有聪明的诸葛亮。所有的这些人,其实都可以成为孩子在成为成功人士的过程中,学习和摒弃的榜样。孩子可以从这些人身上找到接下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