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佩蓉:儿子15岁被麻省理工录取,小学家庭教育关键离不开3点

文 / JunJun的屋
2020-10-14 16:16

蒋佩蓉出生于台湾,为人所熟知的身份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总面试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学霸妈妈,毕业后工作,结婚生子,最后跟我们大多数妈妈一样,不得不面临职场和家庭两者之间的选择,跟老公沟通后,她选择了做全职妈妈,从此以后家成了她事业的“主战场”。

培养了三个优秀的儿子,大儿子凯文15岁就被自己的母校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录取;二儿子凯恩上了伊利诺伊香槟大学,用高成绩拿了两个毕业文凭;小儿子在初中时就能看全英文版的《哈利·波特》,毕业后就职于芝加哥美术学院。同时,蒋佩蓉老师还成了国际商务礼仪和儿童礼仪首席培训专家。

面对成功的学霸妈妈,优秀的儿子,作为家长我们可能都有疑问“她是不是有什么教子秘籍”?

在《佩蓉的妈妈经》一书中,蒋佩蓉老师提到,原生态的家庭教育是基础,基础没有打好,就不会有稳固的人生。作为母亲我们是孩子的主要照料人,在小学阶段做好家庭教育,帮助孩子打好基础、培养良好的习惯、选择正确的学习方式,只有做好这三点,花时间教育和陪伴孩子,面对孩子将来的学业父母才能够省心省力。

俗语说“妈妈不高兴,谁也别高兴”,妈妈感情丰富,就像一个家庭的情绪晴雨表,妈妈的情绪影响着整个家庭氛围,所以妈妈要有管理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佩蓉老师的大儿子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开始学习写作,自我表达能力非常差,老师找她谈话后,她很焦虑,就强迫孩子练习,越是强迫孩子越反感,她自己就越着急,后来在她先生的提议,大家一起写,然后互相分享自己写的趣事,这个方法大儿子喜欢,因此喜欢上了写作,14岁时写了一部9万字的小说,15岁时小说增加到15万字,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

二儿子上学前班时语言发育有问题,一度被老师怀疑在精神发育上面有迟缓,到了小学二年级时,因为学得比同龄人快,老师建议他跳级,被妈妈拒绝了。

一切看似光鲜容易的背后,都有着别人看不见的努力。刚被老师怀疑是个问题儿童时,佩蓉并没有认同老师的看法,把孩子看成是有问题的孩子,而是进班观察,多方求证,和老师一起找出儿子的问题是思维转得太快,口头语言跟不上思维的速度,不是问题儿童。

等到了小学二年级,老师建议跳级学习时,佩蓉却极力说服老师让二儿子留在班里,和同龄孩子一起学习,目的就是为了让儿子过正常而快乐的童年生活。她认为儿子需要继续培养和同龄孩子交往的能力,同时她和老师一起找了一些较难的习题给二儿子做,鼓励他玩较难的数学游戏和做课外研究,来保持孩子学习的动力和激情。

刚到北京时,小儿子的英语成绩很低,佩蓉不是紧张着急的给孩子补习英语,而是找老师说明自己的家庭情况,跟老师交流了对孩子的期望,最后老师适当降低了对小儿子的期望,允许他按自己的进度去学习英语。初中时,小儿子就利用暑假读完了全英版的《哈利·波特》,英语水平突飞猛进。

佩蓉认为她的三个儿子之所以这么优秀,都得益于她在面对焦虑和问题时,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过分焦虑,不急于求成;带着平静开放的心态,给孩子信心和学习的自由。

首先生活习惯是第一位。佩蓉认为孩子需要学会照顾自己的生活,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帮助孩子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帮助孩子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而这些是孩子步入社会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所以像整理自己的床铺、房间和书桌,这些事情都会让孩子们自已动手,家里的家务孩子们也是要参与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其次学习习惯受用一生是第二位。即使是学霸出身的佩蓉在孩子小学阶段,也和我们多数家长一样,要陪孩子写作业到深夜,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懂得借势打力。有一次小儿子临考试前生病了,由于平时都是先把学习的重要事情处理完,做完家庭作业再玩耍,所以即使考前没能好好复习,最后成绩也考得也不错,佩蓉借此让儿子明白,先把重的事情做完,会带来很多长久的益处,也不用临阵磨枪。

经历此次后,小儿子写作业到深夜也不再抱怨了,也不会甩手不做,自我管理能力大大提高。

解决问题的习惯第三位。很多家长都头疼,孩子太粗心,平时练习题都会做,一到考试就写错,要么是不审题,要么是不认真,写错公式或单位。

这些都是小学生学习中常见的问题,佩蓉说遇到问题我们第一要想到的就是解决问题,要有解决问题的意识。

学习没有捷径,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就很难提高。事先预习,课后复习,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佩蓉的三个儿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大儿子喜欢“临时抱佛脚”,他觉得在高压下学习效率会更高;二儿子喜欢提前做计划,规划好时间,有序完成;小儿子做事效率低,老师总是抱怨他拖拉。

面对三个儿子的不同学习方式,佩蓉既没有批评也没有刻意表扬哪一个,因为三个儿子虽然学习方式不同,但在学校的表现都很优秀,成绩很好,在她看来孩子要因材施教,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才是最好的。

佩蓉的三个孩子在学习方面都很优秀,不难看出,跟她的家庭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在小学阶段帮助孩子打好基础:培养好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解决问题的习惯,对三个孩子因材施教,鼓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都决定着孩子将来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发现孩子们有缺点,不焦虑不急躁,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始终保持一颗静待花开的心态陪伴孩子成长。

看到别人家优秀的孩子,我们可能心里总有种艳羡“别人家的妈妈,别人家的孩子”,自己不是“牛妈”也许教不出那么优秀的孩子,其实不管是不是学霸妈妈,每个妈妈在养育的不同阶段,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困惑,关键在于你持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解决问题,你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爱孩子?在该打好基础,养好习惯的小学,你是否用对了方法教育孩子?是否为孩子做好了规划?

教育不是工业,教育是农业,它是一种生长,生长需要土壤,需要阳光。而我们孩子的成长也需要爱和陪伴,这本《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作者于敏是一位从教20多年的一线语文老师,从师者和家长两个身份书写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所学的文化知识特点、学习习惯养成、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佳楠实拍图

全书从孩子小学六年学习生活、身心发育的角度对孩子这一阶段的成长过程进行详细、科学的讲述,帮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这一阶段的成长过程,在此基础上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佳楠实拍图

佳楠实拍图

佳楠实拍图

佳楠实拍图

书中语言平实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娓娓道来,有大量的案例可参考借鉴,是任何一个家长拿来就能发挥指导作用的家教书。

佳楠实拍图

相信大家在读了于敏老师的《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之后,父母和孩子都能够轻松地摆脱小学阶段的困惑,真正体会到成长的快乐,轻松度过小学六年。

儿子明年就上小学一年级了,提前买回来研习一下,为孩子顺利入小学做准备。这本书原价35元,开学优惠价只要29.9,一本书可以用6年,非常超值,文末点击“去看看”可下单。做一个学习型宝妈,陪伴孩子轻松上小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