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75年跟踪研究:让孩子拥有良好人际关系,才有成功人生

文 / Innogeshui
2020-10-15 00:25

文|凝妈

有了孩子之后,会感觉肩上的担子很重,想把最好的给到孩子,让孩子将来拥有幸福的人生。于是我们拼命工作,赚更多的钱,买更好的房子、买更舒服的车子,让孩子能住得好、穿得暖、吃得香、玩得快乐。

我们都认为,金钱是让人幸福的基石,一生都在为钱而奋斗。我们给孩子灌输的思想也是,现在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高中、好大学,能找个体面的工作,拥有更幸福的生活。

现在人们越来越拜金了,但是当我们比以前挣钱更多的时候,却发现并没有以前幸福,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却从来没有想清楚。

哈佛大学一项长达75年的研究,可以帮我们揭晓幸福成功人生的秘密

1938年开始,哈佛大学跟踪记录724位男性的生活,到第75年的时候,第四代负责人哈佛大学教授Robert Waldinger在TED上演讲,向人们传达了这样的信息: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让人更快乐和健康。

1、社会关系对我们是有益的,喜欢交际的人,更快乐、更健康、更长寿。

2、人际关系的质量影响健康,比数量更重要。

3、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保护我们的健康,还保护大脑。

之前,我们总以为人际关系是为了在生活中获得快乐,在悲伤的时候能获得安慰,在危难的时候获得帮助。看来,我们是太狭隘了,原来人际关系的作用还和健康、大脑有关。

回顾过去的感受,也有相同的体会,当孩子特别淘气的时候,我们会特别生气,这时心跳加速、呼吸不匀,情绪低落到极点,大脑一片混乱。这种情况下,还能引起内分泌失调,比如女性可能会导致例假紊乱。

对于人际关系,成功人士也特别看重。卡耐基很赞成这样的观点:一个人的成功。15%靠过硬的专业知识,85%靠顺达的人际关系。

所以,从几方面来说,人际关系对孩子来说尤为重要,想让孩子未来更幸福,不是给他留下更多的金钱,而是让他学会社交,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让孩子拥有良好人际关系,要培养“三心”

《正面管教女孩100招》中提到:想让孩子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培养她具有“三心”,同理心、同情心和感恩心。

1、同理心

孩子应该站在他人的角度,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

《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同理心,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要从自身做起,去感受孩子、理解孩子,让孩子学会父母的处事方法。

比如当孩子月考成绩下来以后,有一门功课考得很差,父母很生气,会训斥孩子一顿。其实没有考虑到孩子也会难过,就是没有用同理心去理解孩子。

父母可以想一下自己小时候考试成绩不好,是不是不敢面对父母?会找同学或着别人代写家长评语,孩子都是一样的。

这时不要批评孩子,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告诉孩子,我知道考砸了是什么感受,妈妈小时候就体会过,你不孤单。

还可以在阅读和游戏中去体验,把自己想象成书中的一个人物,如果自己遇到同样的事情,会怎么想、怎么做。常常进行这样的思考,当遇到事情的时候,就能够将心比心,而不是只考虑自己。

2、同情心

孩子应该心地善良,对这个世界充满爱意。

心地善良有天生的成分,也需要后天培养,父母的作用功不可没。在路上遇到一只蚂蚁,不能随便踩死,孩子就学会了保护生命。遇到求助的人,积极帮忙,孩子就学会了助人为乐。看到可怜的人,积极捐款捐物,孩子就学会了爱。

平时要多使用孩子,让孩子成为父母的小帮手,从技能上得到训练。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心态。多带孩子去参加公益活动,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3、感恩心

孩子应该对别人给予的和自己得到的一切都心怀感谢,对自己所拥有的感到满足。

《反脆弱: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总提到,当我们能够在家庭中创造幸福快乐的体验时,不需要任何感恩教育,快乐的人就自然会感恩亲人朋友,甚至感恩整个宇宙。

由此看出,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培养孩子感恩心的基础,父母更要以身作则。

培养孩子的感恩心,还要让孩子学会表达,从“谢谢”开始,当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学会说“谢谢”,哪怕是很小的一件小事。父母帮拿了玩具、门卫大爷帮开了门、邻居送了一个饼干,都要学会礼貌对待。

结语

让孩子将来成功、幸福的秘诀不是为孩子积赞多少金钱,而是让孩子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获得需要有同理心、同情心和感恩心,培养孩子的三心,无不需要家长以身作则。

二胎宝妈,高级育婴师,个性化训练指导师,多平台原创作者。爱孩子、爱生活,愿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