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妈妈心累:孩子不懂规矩,老师一天一个电话,深深的无力感

文 / 无忧美趣
2020-10-17 16:09

今天看到有网友吐槽从小没立好规矩,孩子上了一年级家长要崩溃,“老师一天一个电话”,“深深的无力感”,相信这不是个别家长的苦恼,因为每个班都有几个这样的“熊孩子”,不止家长,老师也同样头疼不已。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很简单,该给他立规矩的时候没有给孩子设立好边界感,家长“护犊子”!0-6岁是给孩子立规矩的最佳时期,这就是为什么3岁有了自理能力要送孩子上幼儿园?你以为在幼儿园里孩子只是玩玩吗?幼儿园里,他们要学会独立、满足探索欲、学会遵守规则、适应集体生活、学会听从指令等等一系列内容。

从古至今,我们都遵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教育理念。《礼记·经解》说:“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韩非子•解老》也说:“万物莫不有规矩”。我们古人用近千年的智慧总结出的精髓,肯定有他的道理吧?

樊登说过:孩子更像有生命的森林,我们能给予的是适当肥料、雨露、阳光、耐心和陪伴。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的是给予孩子更多无条件的爱,从小被爱滋养长大的孩子,他的生命力更顽强,但这种爱绝不是溺爱!

无条件的爱,是指你对孩子的爱里没有交换、没有恐吓,也没有威胁。但这也并不代表对孩子的爱可以没有边界,维护好孩子的边界感,是作为一个家长的基本修养。一个有边界感的孩子,他会

一、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懂得尊重别人,知道很多事情是可以任性妄为的。二、有独立的思考能力,不会轻易被别人左右思想,知道自己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不会太在意别人的看法。

总结一下:给孩子设立边界感并不影响你对孩子的爱,反而如果你爱你的孩子应该给他设立边界感,这个从小就可以开始,比如一岁教他不要在地上撒泼打滚,二岁教他不随便对人发火学会感恩,三岁告诉他不可以乱翻别人的东西,四岁教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五岁在幼小衔接班(或幼儿园大班)学会尊重老师听老师指令,六岁上小学自己制定学习计划等等。

所有以上种种,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为什么说要培养一个欧洲贵族需要三代人的沉淀,这就是原因了。我们不去培养贵族,但是可以培养孩子的修养,从幼儿园开始就要为孩子上小学的行为开始做打算了,不然所有你的溺爱和放纵的后果都会在他成长的道路上返还给你,即使不是今天,也会是将来的某一天!

我是麒妈,喜欢分享育儿小经验,有个爱读书的宝宝,读过的绘本有1500+,我会经常把一些优秀的绘本分享给大家,也会把跟孩子共同学习成长中的小经验分享给大家,做成长型妈妈,我们一起加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