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用“吼叫”教育孩子?别让你的情绪伤害孩子,尽早改还来得及
文丨饭饭妈
对于孩子来说,处在他们这个时候的年龄段,有些时候犯一些小错误其实是非常正常的,那么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各位爸爸妈妈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教导孩子呢?
其实,在孩子犯错误之后,很多家长根本就没有想过去思考些什么,因为看到孩子犯这些低级错误,气就不打一处来,第一个反应就是对孩子吼叫。
之后询问了很多家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而他们给的回答大多数都是:"我们也不想吼,可是真的忍不住。"

可以看出,其实很多的家长是不愿意通过吼叫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的,但是为什么还是会忍不住呢?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各位家长还是依然没有意识到,"吼叫"教育对于孩子的伤害到底有多大。
前段时间,和几个亲戚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有一个亲戚的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
当时家里来了大概三个孩子,有两个孩子非常的活泼,家里有什么零食,他们会非常大方的拿来吃,完全不把自己当外人,而这也反映了孩子们的童真,童趣,这就是作为一个孩子所应该具有的。
但是有一个孩子,他却不是这样,他不仅不和其余两个孩子玩,而且还总是跟在她妈妈的身后,低着头,仿佛就像做错事的一个小孩。
本来我还觉得奇怪,这处于活泼贪玩的年龄的孩子怎么会这么死气沉沉的呢?但是后来他妈妈的一个行为,让我瞬间就明白了前因后果。
这个孩子在走路的时候,不小心把茶几上面的几个苹果撞倒在地上,这个孩子的妈妈看见了之后,立马就大声地说:"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啊,走路眼睛不看的吗?"

先别说孩子听到这句话是什么感受,就连我听到了也是吓了一跳。本来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如果光听这个妈妈的话,还以为孩子犯了什么天大的错误呢。而这个孩子在被妈妈训斥了过后,动作更加的小心翼翼了,头也埋得更低了,好像生怕自己又做错什么事情。
生活中有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乖孩子,为了让他们学会基本的道德准则,总是会采用一些很极端的方法来教导他们,但是这样的方法真的有用吗?
其实从上面的案例中,就可以知道,这样的方法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的,而且显然也是错误的,为了纠正很多家长的这种观念,今天就和大家来探讨一下,孩子犯错误之后吼他们,对孩子的成长到底有何影响?

很多父母被提及吼叫教育的时候,都是一头雾水,一些父母在对孩子发了脾气之后,反而会觉得自己的做法没有任何问题。
为了让各位父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接下来,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父母吼叫孩子的现象。
①孩子不小心把玩具弄丢了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收纳管理物品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有些时候偶尔丢一两个玩具其实是很正常的。
但有些家长就会不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对孩子怒吼一番,而这样做仅仅是让孩子对父母产生的畏惧心理,他们依然不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玩具,下一次还是依然会丢失各种各样的玩具。
如果想要以后避免这种情况,家长应该耐心细心的教孩子正确的做法,而不是发脾气。
②孩子吃饭的时候洒饭
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还不是很好,所以在吃饭的时候,也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手部力量,那么就会导致一些米饭到处洒落,而很多家长看到这幅场景都会非常生气,对孩子就是一顿怒吼,这样的行为其实也叫做吼叫教育。

③孩子不小心破坏了东西
相信每个小孩子都经历过不小心摔坏杯子,摔坏餐具等情况,任何人都有不小心犯错的时候,但是喜欢吼叫的父母总是会对孩子不依不饶,对着孩子就是一顿吼叫的父母,甚至还会生气的打孩子。这样的教育孩子的方式都属于吼叫教育。
法国的著名教育家卢梭说过:"儿童所受到的惩罚,只应是他的过失所招来的自然后果。"
但是家长总是喜欢在孩子犯一些非常低级的错误之后就火冒三丈,并且不分青红皂白的就对孩子一阵怒吼,也许在这样的行为之后,家长的情绪能够得以发泄。
但是孩子的问题却变得更多了,就拿这件事情本身来说,孩子真的意识到了他的错误吗?这个问题真的得到解决了吗?吼叫到底能为孩子带来些什么呢?

1)吼叫只能证明爸爸妈妈的嗓门很大
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吼叫有用的话,驴将控制整个世界",虽然很多人经常把这句话当成一个笑话说出来,但是不得不说用到这里其实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吼叫,对于孩子来说,着实没有任何用,都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想要让孩子明白任何的道理,仅仅靠嗓门大是没有任何效果的,高大的嗓音只会让孩子感到害怕,能做的仅仅是威慑住孩子,但这些也仅仅是短暂性的,等过段时间孩子就会忘记,甚至还会犯同样的错误。而且有的时候可能还会吓到孩子,让孩子对父母产生恐惧心理,从而让亲子关系变得冷漠。

2)吼叫让孩子变得怯懦
就拿我亲戚家的这个孩子来说,别的小朋友都玩得开开心心,但是这个孩子却总是低着头跟在妈妈后面,一副生怕犯错的样子,这在外人眼里看起来就是怯懦,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孩子成不了什么大器。
家长总是站在一个主导孩子的位置上,孩子犯错就吼叫孩子,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威慑力来让孩子听话,但是这也仅仅是让孩子短暂的听话而已。
长期如此,孩子因为害怕听到父母的吼叫,就会掩盖自己的情绪,掩盖自己的行为,变得不像自己,变得不像一个孩子。
如果将这种情绪延伸到家庭以外的话,他们以后在学习,甚至是工作生活当中就会变成一个任人摆布,受人欺负的人。
3)吼叫只会让孩子也学会吼叫
吼叫让孩子变得怯懦是一回事,但是有了孩子就会照本宣科,父母对自己吼叫,那么自己也对父母甚至是别人吼。
对别人大声吼叫,是一个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在现在的社会中,嗓门大,根本没有办法解决任何问题,除非你真的很有道理。
所以,父母如果总是一味的吼孩,只会让孩子长大以后变成一个情绪化的动物,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吼叫给孩子带来的危害,相信各位家长已经非常清楚了,那么在对待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什么样的方式才算是正确的呢?
- 学会给孩子归属感
在孩子犯错误之后,其实他们的内心也是很内疚的,这个时候他们非常需要父母的关爱和理解,如果爸爸妈妈在这个时候能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理解,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
因为这个时候,孩子就不会怕因为犯错误而遭到父母的责骂,他们会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且加以改正。

- 要学会鼓励,表扬孩子
孩子犯错误不要紧,最重要的是要改正,如果想要让孩子真正改正错误的话,做父母的就必须要仔细观察孩子的进步,正确认识他们的改变,不要吝啬自己的言语,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他们足够的表扬和鼓励,让他们知道改正错误的意义,也算是教会他们一个最基本的行为道德准则。
- 学会冷静
假如在孩子犯错误之后,父母选择和孩子发生冲突和对抗,这样的行为在一方面来说可能会让孩子变得怯懦,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也可以说是无意识的在培养孩子的对抗精神,如果孩子养成这种行为显然是错误的。
所以,有些时候如果家长实在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就学会让自己远离这样的战场,让自己冷静下来,在让自己情绪平静的同时,其实也给了孩子一个自己思考的机会。
孩子犯错误并不是一个不值得原谅的事情,这反而是父母做到正确教育孩子的一个好时机,父母的态度有些时候就决定了孩子的发展方向。
所以父母应该要学会适当控制自己的暴躁情绪,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和理解,这样才是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