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头五年是怎样学习语言的?你怎么看待呢?

文 / 静姐说育儿
2020-11-01 08:23

语言,是人类所有发明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在语言诞生之前,人们只能通过切身经历获取知识,而有了语言之后,人们就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其他任何人,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会先大致了解一下关于语言学习已知的四个特点,然后再通过幸运露西和倒霉皮特的故事,帮你理解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特点一:

幼年时期的经历为我们大脑的发育打下基础,来自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的莱维特博士,全面地研究了一生中人脑的发育规律,他指出, 随着年龄增长,大脑可塑性会大幅减弱,同时大脑发生改变也会需要消耗更多能量,另一项研究表明90%的儿童在5岁时大脑就会定型,而假如在这几年里,大脑潜能没能被有效地激发,那么这些儿童大脑的语言中枢和其他部分,可能会一直表现很弱
特点二:

我们在社交过程中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学习语言,大约一千年前,德国皇帝弗里德里希二世,想要通过反证法来反驳这一观点,证明人们只靠自己就能自然而然地学会语言,于是他命自己的女仆们抚养一些孩子,女仆们被要求只能给孩子喂饭洗澡,而不能跟他们有交流,甚至不能出声。结果所有的孩子都没能学会讲话,反而全部夭折了。同理,幼童也无法通过磁带或其他科技学习语言,他们需要与人交流并产生联系,被激发出学习语言的热情之后,才会用心学习语言。
特点三:

大脑语言中枢在我们1岁时发育最快,假如通过比较,出生之后11个月内和之后15年间,突触结构的更新速率,来研究大脑的发育情况,我们会发现人生的前五年太重要了,大脑负责语言学习的部分,会在我们出生到3岁之间达到发育的最高峰,在这一重要时期,儿童每90分钟就能学会一个新单词,并且能同时学习多种语言,而我们视听感知功能的发育高峰则要早一点,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我们需要通过视听感知才能模仿别人说话。

举个例子,一个被中国爸爸和英国妈妈用两种语言养大的婴儿,在四个月大的时候,就已经能通过观察父母嘴唇的动作来分辨两种语言了,但像逻辑推理这种更高级的认知功能的发育顶峰,就要等到我们刚学会说话并且能够使用符号来理解世界的时候了。
4.语言塑造世界

丰富的语言技能能让我们善于倾听,并且善于表达 ,享受阅读 ,精通写作,语言能为我们创造一整个世界,正如德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所说:“我语言的界限就是我世界的界限”,让我们以“托管中心”这个词为例,有人认为它指的是“学前班”,爱尔兰人则叫它“玩乐学校”,而德国人发明了“幼儿园”这个词,只有三个单词都认识 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

接下来我们来听听两个用不同方式养大的孩子,幸运露西和倒霉皮特的故事。

露西由妈妈抚养,她的妈妈是一个大约知道2万词的普通英语母语者,而皮特的父母则为他雇佣了一个不错的外国保姆,这个保姆被告知只能跟皮特说英语,而不能说她的母语,然而她的英语水平很一般

她大概只会5000词,只有露西妈妈知道的四分之一,我们知道出生第一年是大脑语言中枢发育最快的时候,假如露西在妈妈说话时,有一半时间是醒着的,那么她每天大约会听到10000个词,并且可能有2500个是直接对着她说的,这2500个词很重要,只要她妈妈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某个词,露西就能明白它的意思,而皮特只有在保姆直接跟他交流时才能听到英语,每天还只有大约1000个词,而且不只是数量上少,质量也要差一些。并且由于保姆的英文不那么流利。所以很多单词她可能都没办法讲得很清楚。

到了1周岁的时候,虽然他们都能够说“爸爸” “妈妈”这样的词了,但我们看不到的是 ,露西其实已经知道很多词了,她只是还不会说而已,而皮特的语言广度就很有限,当露西在和妈妈看儿童绘本时,妈妈会指着书上的猴子跟她说,小猴子也是猩猩 是猿猴,是会使用工具 ,会爬树的灵长类动物,小猴子还和它的爸爸妈妈一起,住在非洲的热带雨林里,而当皮特在看儿童绘本时,他的学习就被保姆的语言能力限制了,同样的猴子就只是可爱和会吃香蕉了,作为补偿,皮特得到了一个语言app辅助学习,但由于皮特缺乏语言基础 ,所以他一个词都看不懂,对他来说,那只是一串会发出奇怪声音的彩色字符而已,到他们两岁时,露西已经知道200多个词了,这时她已经可以开始学习语言的规则,开始运用语法了,而皮特知道的就少一些,有时因为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会感到十分沮丧。

露西喜欢和妈妈去逛公园,有时候她们会去看老人下棋,这个游戏露西看不太懂,但她知道里面有兵、 车、 骑士,还有女王、 国王 、主教和马,只要她以后学会规则,下棋就会变得很简单,因为她能清楚地区分这些棋子的角色,也知道它们各自的用处是什么,而由于语言能力的限制,皮特只能看到一块画着方格的木板和一些看起来一模一样的木头人:不管是兵、 骑士还是主教,所以他将来很难理解国际象棋的规则他心里会想:这些棋长得都一个样作用怎么就不一样呢?

到了三岁的时候,他俩就都能说自己的名字了,也可以造句了,不同的是 露西现在大概有1500词的储备,而皮特则只有500词来理解世界。

第四年 他们开始上幼儿园了,皮特在木架前,看到了一些不同的木块 ,一个球,一些旧玩具 一匹马和一辆黄色小挖掘机,而同样是坐在这个木架前的露西,却能看到圆 、三角形 、正方形,一个篮球 、一架红色纸风车,米黄色的摇摆小木马和装有乐高挖掘机的卡通盒,小朋友们一起玩的时候,露西总能知道别人在说些什么,而且经常能提出新点子主导对话,可皮特总是不理解露西在说什么,要是大家讨论地稍微久一点,他就会走神,因为他跟不上大家的对话。

一年之后, 露西学会了3500个词,然而皮特却只知道1000个词,现在露西已经可以造更复杂的句子了,语法也没有什么错误,妈妈晚上给她讲睡前故事的时候,露西如果听到不会的词,也能通过语境理解其意思,作为一个英语母语者,妈妈会把故事讲得抑扬顿挫,生动形象,童话故事在露西脑海里变得活灵活现,她学会了想象和创造性思考,但皮特仍然只能讲简单的句子,而且还有语法错误,他的保姆读儿童绘本时,声调没有什么起伏,听起来就很单调,难以吸引他的注意,他不会的单词还是听不懂,一年之后 露西已经认识了6000词,而皮特却只会2000词,为什么语言能力上的差距要比看起来更大呢?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不要把单词当做单词,而是把它想象成一种,帮助我们编译世界、 形成见解 、构建思想,并与他人交流的工具。那么拿露西6000词的储备与皮特2000词的储备相比,露西的工具箱已经是皮特的三倍大了,她一开始上小学,就会有很大的先天优势。

顺便一提,爱因斯坦儿时几乎不说话,有一件关于他的趣闻:因为他说话晚 ,直到7岁都还很少说话,所以他的父母很担心,想尽了办法让他说话,他们担心爱因斯坦有学习障碍,某天吃晚饭时,爱因斯坦终于说话了:“汤好烫!”,他父母才终于松了口气,问他以前为什么不说话,这个小天才回答:“因为至今为止每件事都井井有条”。

你是怎么看待语言学习的呢?

像皮特这样的孩子以后还能跟上其他孩子,或者找到其他好的方式表达自己吗?也许我们的观点太狭隘了,皮特和露西也许实际上没有很大的差距,因为他们各自有不同的能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