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圈养与散养的孩子站在一起,一眼就能看出差距,合理养育很重要
文丨饭饭妈
在美剧《紧急呼救》第三季里有这样一起案件,一对父母将自己的这几个孩子,全部关在地下室里,表示自己这么对他们,主要是为了孩子的安全着想。
但孩子却因为家长的这种对待,个个都长得非常瘦小,甚至出现了营养不良的情况。

虽然这一案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常见,但很多家长却喜欢将孩子圈养在家中,认为孩子在家中乖乖待着,能够更好的成长。
因为现在有关人贩子的案例屡不见鲜,所以家长为了孩子的安全,更希望孩子能够在家乖乖待着,这也能让工作繁忙的家长少操点心。
同事小王和他的老婆是双职工,所以他家孩子就是典型圈养在家中的,孩子现在虽然上小学了,但却发现他和同龄小孩有些不同。
孩子们在外玩耍,与小朋友相交流的时候,总是表现得非常怯生,甚至不知道该如何与别人打交道。
后来小王就回想起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与外界接触得比较少,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家里人,所以导致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应该是一直圈养在家中导致的。
那么除此之外,其实一直被家长圈养在家中的小孩还有许多特征,这些特征也使得他们在上学后,与同龄孩子表现出一些不一样,因此家长们需要注意。

01圈养长大的孩子有什么特征?
教育专家李玫瑾曾经表示,圈养长大的小孩与散养长大的小孩站在一起,往往就能看到彼此间的不同。
这是因为圈养长大的小孩,他们成长所处的环境是比较封闭的,所以孩子身上也有着相应的特征。
1)孩子性格比较胆小
孩子如果从小就在家被圈养长大,与外界接触比较少的话,可能孩子的性格是比较胆小的,因为他们所经历的事情会比较少,所以练胆子的机会也不是特别多。因此在遇到许多事情的时候,就会表现出犹豫不决的样子,给人一种瞻前顾后的感觉。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也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总是想把所有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都考虑清楚,这其实就和孩子性格比较胆小,犹豫有关系。

2)孩子情商比较低
大家在交朋友的时候,恐怕都不愿意和情商比较低的人一起玩耍。因为和这样的人相处起来,可能会非常累,可能做出来的一些事情,也会让别人觉得莫名其妙。
那么长久被家长圈养长大的孩子,可能在情商方面就会比较低。因为他们长时间不与其他小朋友接触,所以也不知道究竟该如何与他人相交流是比较合适的,这也就使得孩子性格以及情商,会逐渐变得不讨人喜欢。
即使这样的孩子成绩以及其他各方面非常优秀,但并不代表他们就能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受到别人的喜欢。
3)孩子更容易被骗
长期被家长圈养长大的小孩,其实更加容易被外人所欺骗。虽然有些家长,不愿意孩子与外界相接触,主要是因为担心他们的安全问题。但如果孩子不经历一些事情的话,他们对很多问题,其实都是没有判断力和抵抗能力的。
就像现在的校园贷款非常盛行,很多孩子之所以会使用校园贷款,其实就和他们的抵抗力差,没有是非分辨能力有关,这在长期被家长圈养的孩子身上,表现的更为明显。

02圈养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可能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被圈养长大,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因为这也是他们的一种教育方式,希望通过圈养对孩子起到保护的作用。但事实上,圈养对于孩子而言,并没有家长所想象的那么好,甚至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①孩子很难拥有独立意识
圈养对于孩子的独立意识培养并没有好处,甚至会带来非常多的负面因素。因为很多对孩子进行圈养的家长,都是对孩子比较溺爱或者对孩子保护性比较强的,他们生怕把孩子放到社会或者外界受到伤害,所以无论什么事情,都希望自己可以替孩子做好。
这就会使孩子的独立能力难以得到培养,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大学生在刚上大学的时候,连自己的床铺都不会铺,甚至如何去打开水,都要寻求他人的帮助。这就是家长对孩子进行圈养后,导致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开始丧失。

②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会丧失
圈养对于孩子而言,并不仅仅是他们生活上的圈养,也是对他们思想的一种圈养。很多对孩子进行圈养的家长,其实控制欲是比较强大的,他们不仅希望孩子的言行举止,都按照自己想的去做,甚至连孩子的一些个人想法,也必须要按照家长的想法进行。
很多孩子在小的时候,都会对绘画或者其他一些兴趣爱好感兴趣。但我们会经常看到有些孩子在画画的时候,会通过画笔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可是家长却会强制性地纠正孩子的想法,认为天空必须是蓝色的,房子必须是有屋顶的。那么孩子在这种教育环境下成长,想象力和创造力就会逐渐丧失,导致孩子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
③孩子的三观认知会存在问题
许多被家长圈养长大的孩子,往往也是被家长保护非常好的孩子,所以他们在看到外界的一些事情时,可能会和自己认知中的世界存在着差异性。
因为他们更多的,是通过互联网或者书籍,对外界进行了解,很难有机会接触外界的一些环境。所以他们的三观认知养成,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想象与理解形成的,并不是通过实践得来的。

那么当孩子逐渐长大,慢慢踏入社会后,才会发现外界许多事情,和自己已经形成的三观认知存在着差别。
这就会使他们对于外界的事物又要重新进行认识,甚至会对他们已经形成的三观造成冲击,从而给孩子心理带来一些不好的负面影响。
03如何纠正圈养孩子带来的问题?
既然圈养孩子,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问题,所以对于圈养的这一行为,家长应该进行及时的纠正,这样才能让孩子在更好的环境中成长。
但是对圈养的纠正,并不意味着对孩子进行完完全全的放养,因为无论是圈养还是放养,都是比较极端的一种方式。那么家长该如何对圈养孩子的这种教育方式进行纠正呢?

1、给予孩子适当的空间
家长圈养孩子,最容易使孩子的私人空间受到影响,会使孩子觉得自己不是独立的个体。甚至有的家长,为了更好的圈养孩子,保护孩子,连孩子的个人隐私都不放过。
所以想要纠正圈养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家长首要的,就是给予孩子一定空间,无论是他们的私人空间,还是在外的社交空间,最好都不要过度的干预,毕竟现在是强调个性化发展的时代。
育儿专家林薇老师也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不应该把他们当成个人的私有物品,给予相应的空间很重要。
所以家长可以适当的尊重孩子,不要过度的去侵入他们的空间。
2、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孩子拥有独立意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独立意识对于孩子而言,不仅是他们生活上的独立,同时也是他们思想上的独立。毕竟永远生活在父母羽翼下的孩子,永远都不可能成为一只雄鹰。
所以家长对于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可以让孩子从一些小事做起,例如每天自己穿衣服,自己收拾房间,打扫卫生等。孩子在家长的这种培养下,就能够逐渐地养成独立能力,以及自己的独立意识。

3、多鼓励孩子与外界相接触
家长如果想要避免因为圈养孩子,给他们带来比较不好的负面影响,最重要的还是要鼓励孩子多与外界相接触,多与同龄小朋友相交流,这样才能避免孩子在比较封闭的空间里长大。
例如家长可以在平日的空闲时间里,多带孩子去小朋友比较多的地方,让孩子适应与同龄宝宝的接触。家长也可以鼓励孩子,让他们带其他小朋友一起回家玩耍,这样更能让孩子在与朋友的接触中,提高他们的个人能力,不至于孩子一个人天天憋在家里,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以及情商。
圈养对于孩子而言,虽然具有一定的保护性质,但如果家长将圈养做得太过彻底,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的事情。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并且反思自己的举动,是否存在对孩子生活上的影响?如果家长的圈养方式,已经给孩子成长带来了一定影响或伤害的话,那么就要及时的对自己这种行为进行纠正。家长一定要采取最为恰当的方式,这对孩子的成长,才是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