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的孩子最悲催?4大危害家长要知道,越早看越好
“听话”常常是好孩子的代名词,是中国家庭教育根深蒂固的思想。可惜的是,在听话的教导下,孩子们很难活出自我。
乖巧的孩子因为从小就被这样那样的规矩拘束,会产生不自觉讨好迎合别人的行为,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压抑的负面情绪长期积压很容易产生抑郁症。
也许很多家长认为是危言耸听,但是,太听话会给孩子产生很大的危害。

1、影响智力开发
太听话的孩子几乎不会去自己想问题,或者是自己解决问题,凡是都会听从家长的安排,时间一长,就会导致孩子不爱思考,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坏习惯。
美国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不听话”十分容忍,这样能够保护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看到世界的独特,进而改变世界。没有成人思维的干涉,就不会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他们的智力发育。

2、交际能力差
太听话的孩子受到的局限很大,会害怕尝试新事物,不敢主动和别人交流,小朋友之间的合作也会变得畏畏缩缩,不勇敢。这就很容易对孩子的交际能力造成很大的影响,阻碍孩子交友。
孩子任性贪玩是天性,家长们不要扼杀它们。

3、失去主观意识
孩子太听话会压抑孩子的主观意识。
德国心理学家海查做过实验:他对二到五岁时有反抗倾向和没有反抗倾向的孩子成长过程跟踪观察到青年期。结果发现,前者有84%的人意志坚强,有主见,有独立性。而后者仅有26%的然有独立自主能力,其余人遇事不能做决定,不能独立承担责任。

4、叛逆期推迟
不要以为叛逆期推迟是一件好的事情,有的孩子从小就很听话,从来不反抗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处处讨好父母的决定,顺从的去做父母决定的每一件事。
但是成年之后,就会产生强烈的叛逆心,开始和父母作对,甚至产生和父母断绝关系的事情。

与其把孩子捆绑得没有一点自由,难以拥有想象的空间,倒不如让孩子们去“淘气”,让孩子们不太听话,让他们自由的去想象,去创造,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