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不服管教,父亲情急之下动起了手,孩子:你不配当我爸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所给予的管教是同样重要的,但是不得不说,在我国的大多数家庭中,父亲所起到的教育影响远不如母亲多。甚至于说在很多家庭中,父亲处于的是一种"隐性"的状态,教育孩子这件事全凭母亲一己之力扛下来。事实上,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父亲们理应不该缺席。
东东和父亲的关系很是紧张,平时住校的她只有周末的时候才会回家。近来东东的老师打电话通知东东的父亲说,孩子最近的学习成绩有些下滑,希望家长们能够给予更多的关注。
于是周末回到家的东东遭到了父亲的一通批评,东东很不服气地和父亲顶了几句嘴,"我就是不爱学习,你说我也没用!"面对儿子的不服管教,东东父亲十分生气。两个人越说越僵,气氛也越来越紧张。最后情急之下的东东父亲拿起椅子砸向了孩子。
原来东东小时候一直被寄养在奶奶家,长大后才被父亲接回到身边。相对而言,东东和奶奶的感情更加亲密,与父母总是有一些隔阂疏离。
东东越长越大,身上的叛逆也越来越明显,父子俩常常相对无言。
被椅子砸中的东东哭喊着出了家门,"你不配当我爸,你没资格打我!"东东的话像一把利刃一样直戳东东爸爸的心窝子,打了孩子的他心里也很心疼,可是面对孩子的叛逆,他真的不知道该怎样应对。
很多时候家长们会抱怨孩子难管教,但是却不知自身的行为早就已经让孩子伤透了心。在很多家庭中,父亲扮演的是不善表达的角色,他们象征了家庭教育的权威,但是不可置否的是也拉远了自己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1.把打骂当成是教育
孩子虽小,但是他们也有自尊心,来自父亲的打骂很容易会让亲子关系很容易变得疏远。在父亲的打骂声中,孩子变得越来越逆反,对于父亲的尊重也慢慢地被消耗殆尽。把打骂当成是教育的父亲,即便怀着疼爱孩子的初衷,也丝毫让孩子感受不到爱的温暖。
2.忽视亲子陪伴
总是拿忙当借口的父亲,很容易就会错过孩子的成长。当孩子生命中每一个重要的时刻,都不曾有父亲的参与时,那么忽视亲子陪伴的父亲,自然无法在孩子的心中拥有地位。孩子渴望与父亲亲密相处,但是这种求而不得的陪伴也会让孩子感到失望。
3.不懂得尊重家人
如果父亲不懂得尊重妻子,那么在孩子眼中,父亲的角色将会是非常负面的;如果父亲不懂得尊重孩子,那么在孩子眼中,父亲的角色将会是令人厌烦的。过分强调自身地位,却不懂得尊重家人的父亲,很难得到孩子的尊重。
4.对孩子言而无信
在孩子眼中,父亲的承诺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父亲不能够在孩子面前恪守诚信,那么一个言而无信的父亲,不仅会让孩子失望,也会让孩子感到伤心。言而无信的父亲消耗了孩子的信任,也浪费了孩子的期待。
1.把孩子当成与自己平等的个体来看待
当父亲可以把孩子当成是一个与自己平等的个体来看待时,他们更加能够做到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显然,当父子关系变得平等时,亲子教育也就没有那么让人困扰了。愿意尊重孩子的父亲,更加能够得到孩子的尊重。
2.给予孩子更高质量的陪伴
当父亲不再拿忙当借口,当父亲肯把手中的手机放下时,孩子所能获得的是来自父亲的更高质量的陪伴,而这对于孩子的童年来说,将会是一份非常珍贵的礼物。在孩子长大成人后,这份礼物仍然会给予孩子温暖。
3.为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
在孩子心中,对于父亲的崇拜似乎是一种天生的本能。所以对于父亲而言,他们能做的便是成为值得孩子崇拜的好榜样。当父亲可以以身作则时,孩子看到的是令人心生尊敬的对象。
想要成为孩子眼中的好爸爸并不容易,只有拿出更多的时间和耐心,才能够收获孩子爱的反馈。宝爸们也不要再轻易地就放弃对孩子的陪伴,因为孩子的成长错过了就很难再弥补。大家对于好父亲的要求标准有哪些看法分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