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健全的孩子并不容易,作为家长的你们,知道该怎么做吗

文 / 惜暄
2020-12-05 08:42

首先,培养健全的孩子并不容易,但是假如有爱心、肯花心力的父母能照着一些明确的方针去做,他们便可以把事情处理得很好,并且得到无限的欢乐。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方法。为了使我们保持乐观,以及增加教养出健全孩子的机会,我们需要以幽默来对抗常常会碰到的难题、障碍、或令人气馁的事。事情不能常如人意,我们需要别人的鼓励。

其次,幽默就是一种很大的鼓励。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我们的生命中,幽默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诱导工具。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幽默帮助学生在测验时表现得较好。他们让四组上心理学的大学生选择去上讲课严肃的班或上课幽默的班。在上课后他们马上接受测验,结果四组成绩一样。但是六星期后的再一次测验显示,出去上讲课幽默那班的学生记住得就比较多。今天的世界存在着太多的冷酷,人们看起来不是忧心仲忡就是颓丧懊悔。所以帮助你的孩子培养幽默感吧!

其实,现在很多教育的书籍、文章、录音带和录影带都不太敢用“权威”这个字,多半用“领导”和“引导”等字眼,惟恐在这个追求个性化的时代中引起反感;父母也不能再拿“父母”两个字当幌子要求孩子绝对服从,惟有赢得孩子的合作才算是成功的父母。赢得孩子的合作是个好主意,不过一个没有权威的领导者称不上是个领导者,当然这不包括滥用权威的独裁者和暴君。

当然啦,健全的权威是不会为了“望子成龙”而打孩子的。通常只有在害怕和自卫的情况下才会发脾气。如果权威运用得当,没有理由害怕也就没有必要生气了。权威运用得当的父母在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的同时,不忘在里头掺入“爱”的成分,这是很多父母训练孩子的过程中所缺乏的,他们以为教训孩子时就是要扳起面孔、甚至大声斥责,殊不知待他们冷静之后才发现,友善、关爱的方式或许更管用。

另外,记得在纵容和权威间游走之际,别忘了随时准备行动,换句话说,不要隐忍在心,否则囤积太久的愤怒情绪一旦发泄出来,会让你显得面目时憎。所以当孩子有不良行为时,马上处理,不要拖延。不要误以为马上处理的意思是体罚,其实不然,体罚绝对是下下策,任何方法都胜过体罚,都可以帮助孩子变得负责、自律、自制和为人着想。

当我们告诉一些父母,孩子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时,他们误以为我们要他们处罚孩子,在此,再重申一次:“生活规律的训练不等于处罚”。打个比方,你正在打电话,可是你5岁的儿子在一旁哭闹不已,不理会他,他哭得愈大声,害得你无法听清楚对方的声音,这时你怎么办?如果你要采用处罚的方式,那很简单,告诉对方你待会儿再回电话。放下话筒,你大可骂他一番后再把他锁进房里,算是“给他一个教训”。孩子会怎么反应呢?他可能伤心、怨恨,以为妈妈不再爱他。其实他哭闹只是要妈妈注意他,他根本不了解这和你打电话有什么关系。

最后,如果要改用生活规律的训练,如何做更好呢?一样很简单,只要再加把劲即可。告诉对方你有些事要处理,稍后再回电,然后牵着小家伙到另一个房间,若天气不错,可到户外走走。没有打骂、没有气得咬牙切齿,只是看着孩子的双眼,坚定告诉他他该怎么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