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蹭是小学生“统一行为”?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只有老母亲懂

本文由团子妈育儿原创,欢迎个人评论、分享
小学生是很“神奇”的人群,他们虽在不同城市、在不一样的校园环境,每个人性格也会有差距。
但在一件事情上几乎能做到“全国统一”,就是让无数家长抓狂的“慢性子”、“磨蹭”。
像“考拉”一样的孩子
如果让家长用一种动物形容磨蹭的孩子,可能“考拉”再合适不过了,孩子都做了什么?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

1)动作如同慢放镜头
这类孩子也不是故意磨蹭,而是每一个细节动作实在太慢了,慢悠悠地走路、洗脸、刷牙、系红领巾,然后赶着时间去上学。
孩子却淡定从容,家长在一旁看着干着急,恨不得都加速帮他做完。
2)关键时刻“屎尿多”
这个特点让我想起了蜡笔小新,每次早上总是磨磨蹭蹭,好不容易有一天能赶上校车,走出房间就突然想大便。

这个场景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发生,出去逛商场时、晚上睡觉前、一句“我想便便”就能让家长崩溃。
3)写作业困难户
小学生的统一行为还有写作业时太困难,看似简单的题要算好久,写一会玩一会,一点作业也会写到很晚。
而且过程中还会写出很多奇葩答案,辅导作业的家长被“气疯”是常有的事。

比较有耐心的家长会等孩子,但大部分家长处于焦急状态,怕孩子迟到、怕孩子慢性子以后会耽误事。
其实在孩子心中,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多慢,反而会觉得家长的催促不可理喻,是因为我们不够了解他。
为何孩子会像“考拉”一样慢?
★ 有些事情在他心里不重要
孩子之所以动作慢,是因为大部分事情在他的心中没那么重要,如果有小朋友找他玩,分分速度快如闪电。

★ 孩子比较注意细节
家长只想让孩子快一些,但孩子想把每一件事情做好,例如书本一定要摆放整齐,红领巾系得漂亮一些。
沉浸在这些事情中时,速度自然会慢下来,对于孩子来说未必是坏习惯,反而证明他有认真的态度。
★ 在做无用功、注意力分散
有些宝宝的磨蹭确实需要改正,因为他常在做无用功。

比如写作业时遇到困难,就卡在那里一直研究,后面的题目没有写。正事没有做完就被其他事情吸引过去,过一会再回来。
★ 没有时间观念
上了小学的孩子可能认识钟表,但他的时间概念弱,不知道10分钟到底意味着什么,不明白家长为何总是匆匆忙忙。
孩子磨蹭像“考拉”,家长这样做
对于以上这些情况其实很好解决,家长别太焦虑,注意以下几个方法,可改善孩子磨蹭的行为。
1、给孩子多一些准备时间
孩子的行为能力不如成人,很多我们看起来慢的动作,在孩子心中很正常,甚至他已经在加速度做了。
为了保证孩子上学不迟到、出门可以赶上车等,家长要多给孩子一些准备时间,有“便便”也不怕出门晚。

观察几次孩子每次出门大概要用的时间,早睡早起,当准备时间充足,再看孩子就不会觉得磨蹭了。
2、教会孩子正确方法
当孩子动作慢,或许是因为他不会做、做不好,家长要把每件事情的正确做法教给孩子,等他熟练掌握后速度就会提上来。
3、强化孩子的时间观念
在家里尽量准备有指针的钟表,让他能随时看到时间的流逝,会不知不觉提高他的速度。

只是催促孩子效果不明显,可以利用沙漏、倒计时闹钟等,让孩子了解5分钟、10分钟大概有多久。
当孩子心中有时间长短概念后,就不会像以前那样磨蹭了。
团子妈心里话:
家长牢记,孩子在做一件事时,我们不要多次的打断他,这样会干扰他连贯的思路,造成注意力分散降低效率。
【今日话题】你家的孩子动作慢吗?
#孩子磨磨蹭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