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欠”的孩子,再优秀都难有好人缘,家长可别不以为然
文|秘籍君
现在很多家长培养孩子,认为只要孩子考出好成绩就可以了,其他的并不重要。结果就造成了,部分孩子成绩各方面都很优秀,但是不会说话,“嘴欠”,没有好人缘。
前段时间,远方亲戚携家带口来我家做客,因为他们家孩子跟我家孩子年龄相仿,我就让孩子带着参观房间,一起去玩。但是,没多久孩子就偷偷趴到我耳边说,不想和他玩了。原来,我家孩子向他展示上学得的小红花,对方表现得很冷淡说“又不能吃”;孩子送他零食,他说是“垃圾食品”......

对此,我感到很好奇,好好的孩子说话怎么夹枪带棒呢?难道是,孩子得罪他了。事后,我还跟亲戚谈起这件事情,亲戚说,他家孩子就是这样,很高冷,说话没个好态度,但是没有恶意。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孩子,他们没什么大的缺点,有的还甚至很优秀。但是,就是“不会说话”,说起话来总感觉带着“刺”,让人听起来很难受。这种孩子就是典型的“嘴欠”。什么意思呢?就是两个人交流的氛围,明明是很好的,但是因为一个人嘴欠,说着不好笑的笑话,或者说了不恰当的话,让人感受到恶意满满,让原本和谐、友善的氛围,一下子变得很尴尬。
“嘴欠”的孩子,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没有好好说话,所以有的时候一句话说出来,就让人感觉是“恶言恶语”,别人接收到以后,就唯恐避之不及。好好说话是以礼待人的基础,更是获得好人缘的根本,所以孩子“嘴欠”,家长可千万别不当回事。

孩子“嘴欠”总是说一些莫名其妙,让人心里不舒服的话,很多家长都是不以为然的。因为,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小,说话没轻没重的很正常,而且一般人应该理解,不会和孩子一般见识。不过,“恶语伤人六月寒”,这里还是建议家长重视孩子“嘴欠”的现象,了解原因,以便早点预防或者纠正。
①父母口不择言,是孩子“嘴欠”的根本原因
如果一个孩子不能好好说话,说一些不符合场合,令人心生寒意的胡话,有可能是受父母的影响。之前,网上流行着一个视频,一个小男孩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达了自己想当宇航员,带姥姥遨游太空的心愿。当记者说:“等你长大了,姥姥就在土里睡觉时”,男孩说:“不会的,我爸爸经常说,我姥姥是老不死的”。

可见,父母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着孩子。如果父母口不择言,说了不该说的话,或者在错误的时间,表达出了错误的态度。那么孩子就会产生错误的理解,也会表达出错误的想法,变得“嘴欠”。
②孩子缺乏表达技巧,说出来的话,不加修饰很难听
人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需要使用一定的语言技巧,修饰自己的语言。让朴实无华的语言变得更有穿透力,让难以让人接受的观点,变得婉转不伤人。如果孩子说话非常“嘴欠”,给人一种很莽撞的感觉,很容易伤人,可能是父母没有教会他一定的表达技巧,所以说出来的话不知道修饰,听起来很难听。
③父母对孩子过于宠溺,纵容了孩子不好好说话
那些说话如春风一般和煦,非常动听的孩子,背后往往有进退有理,懂得包容,那耐心教导孩子的父母。若是父母平时惯着孩子,宠着孩子,把孩子养得暴躁无理,任性妄为,孩子就很难好好说话。一个孩子的表达方式,有的时候可以折射出父母的教育方式和理念。父母不是合格的,对孩子过于宠溺,孩子就会变得“嘴欠”。

孩子能不能好好说话,从短期来看,好像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孩子慢慢长大,注定要离开家庭参加社会生活,和人交流。如果他不能好好说话,那么必定影响他的好人缘,如何培养一个“会说话”的孩子?

①父母平时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想要培养一个会说话的孩子,需要父母身体力行地进行示范。简单来说,就是父母平时要和孩子好好说话,和孩子平等地交流,不要用情绪和语言暴力同孩子交流。孩子说话的时候,也会愿意关注别人的情绪,好好说话。
②当孩子使用错误的方式说话时,家长要及时指正出来。孩子“嘴欠”,大多是从一开始的童言无忌,演变成出口伤人。所以,家长平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严格要求,听见或者看见孩子有不好的表达方式,要及时指出来,帮助孩子改正。
【话题讨论:你家孩子会好好说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