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使我妈快乐!”孩子练舞扳腿边哭边自我安慰,这句话有点惨
文丨福果妈妈
“我以后有了孩子,如果使女儿的话我一定让她学舞蹈,学跳舞的都又气质,塑造体型,其他都不重要。”
这是我以前说过的一句话。
说的时候,我是真的在畅想以后有娃之后的样子,也是认真的在和别人表达我对女孩子成长过程的看法。

不过说完我又愣住了,我不是一直觉得那些逼孩子上兴趣班的父母是不对的吗?我怎么也开始这样想了?
现在有了娃,这种矛盾感更是深刻。
理智上知道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物品,应该尊重他们自己的意愿,可是下意识总觉得,”这是我的孩子,我说了算。“
今天手机上看到一个热门视频,一个小姑娘在练舞蹈,一条腿扳到头顶,用带子系上,在苦苦坚持。

孩子已经疼得不行了了,流着泪坚持,一边坚持一边自我安慰,但她说的不是练舞使我快乐,而是“练舞使我妈快乐,跳舞使我全家快乐,我不快乐”。
看到这一幕,有点心疼,又忍不住想笑,这个小女孩儿其实很积极很乐观,在哭着的时候,都不忘了用一种幽默来化解自己的处境,让人很佩服。
评论区有人说,“为什么要让孩子受这个罪?”“我绝不会让我女儿这样!”
可也有人说,“长大了就觉得值了。”

不知道视频中这个小女孩,对跳舞究竟是什么态度,是不是完全是在妈妈的逼迫下选择的舞蹈,还是其中也有自己的喜欢。
如果完全是被爸妈逼迫的,那确实没必要受这个罪,毕竟一切的道路,最后的成就都和孩子自己是否喜欢有最直接的关系。
但是在生活中,很多选择面前,到底是孩子喜欢,还是家长喜欢,有时候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
大道理父母们都懂,何况现在孩子兴趣班的选择那么广泛,总会找到孩子喜欢,父母也接受的一个兴趣。

前几天还看到一个综艺节目,杨乐乐和李维嘉主持,嘉宾有黄圣依等妈妈。
杨乐乐和黄圣依都表示说,在培养兴趣上,父母的策略应该是广撒网,然后从中挑选几个重点培养。
杨乐乐说,他的儿子经过体验和挑选,最后选择了篮球,击剑,科学编程。
李维嘉就在旁边说,“你确定是孩子选择了编程?”

结果大家都笑了,节目组也是打上花字:“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
其实,从热爱到讨厌,中间是有不同的档次的,而父母和孩子之间,也是一种平衡和协调,在阶段上,或者是程度上,数量上,最终达到一个平衡。
所以对每一个父母来说,究竟让孩子选择哪些兴趣,没有那么多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好。
另外,即使孩子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兴趣班,有时候也需要父母严格要求,甚至是逼迫练习。
孩子练舞蹈,确实是很辛苦的,我也见过有的小朋友,一边劈叉一边流泪,还对自己说,“习惯就好了”,看着让人心疼。

不过,不管是跳舞还是其他,世界上没有不经过付出就有的收获。
每一种热爱背后,都有坚持,都有痛苦,父母在孩子坚持不住的时候,就是帮助孩子坚持的一股力量。
就像周杰伦。
周杰伦很喜欢音乐,但是整天练琴对一个孩子来说,确实是辛苦的,枯燥的,单凭孩子自己的意志力,很难坚持下来。
这时候就需要父母来帮助孩子坚持下去。

也多亏了妈妈,周杰伦才在音乐道路上走得更远,天赋与努力并存,这是最厉害的一件事了。
快乐教育是挺快乐,但是这对孩子的未来,不见得是最负责任的教育。
如果父母不能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立足于社会的能力,将来孩子就不能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父母总不能陪孩子一辈子,即使可以给孩子留下足够的钱财,孩子也守不住。
就像《家有儿女》中刘星的一段话:“我那时候小,我说不想学您就不让我学了吗?那我不懂事,您还不懂事吗?”
所以说,就算这句话听起来有点自以为是,但有些情况下是没错的:“我是为你好,你以后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