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挨打时出现以下反应,暗示家长该停手了,孩子已经在崩溃边缘

文 / 奇奇怪怪亲子
2020-12-15 18:08

文\欣儿妈

编辑\欣儿妈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多么的调皮捣蛋,相信为人父母的家长们都是深有体会。我向来都是非常佩服孩子调皮捣蛋的时候还能够淡定面对的家长。这些家长在孩子调皮捣蛋的时候还能忍住不动手打骂孩子。在我还是一个温柔的女孩子时,我自认为我可以做一个有耐心的妈妈,可惜在真正开始教孩子时,我还是被现实狠狠的打脸了。

中国有句老话——“不打不成才”,我的教育方针向来是奉行着这句话的,在孩子屡教不改的时候,该动手的时候还是要动手的,毕竟挨打的威慑力往往比挨骂大得多,这也不失为是一种教育孩子的好办法。

因回家就看电影,9岁女儿选择与妈妈对打

上周五下班后,高女士一回家便看着女儿抱着Ipad躺在沙发上看电影,她在催促了孩子写作业后便转身进了厨房,谁曾想都要吃饭了女儿仍然在看着电影林女士便唠叨了孩子几句,见没有女儿没做出反应后便随手拿起抱枕向女儿扔了过去,谁曾想女儿站起来便将抱枕往高女士身上丢去,随后又爬起来想要跟高女士动起手来。一股无力感和挫败感油然而生,高女士感觉对自己的女儿非常失望,为什么平常乖巧懂事的女儿会变成这个样子?

孩子挨打时出现以下反应,暗示家长该住手了

愤怒地和家长对打

不论是忍气吞声任由父母打骂亦或是愤怒地和家长对着打的孩子,这两类孩子都代表着两种极端。前者是选择隐忍不发,麻木不仁的内心不想表达情感,后者则是被愤怒的情绪掌控了大脑,迫切需要用暴力宣泄愤怒。

所以当孩子愤怒的撸起袖子和父母对着打时,他们的心中一定是积压了太多的委屈愤怒和不甘,家长们应该好好地反思自己之前对孩子的态度是不是太过恶劣才导致孩子对自己有着如此之大的怨气。应该停手和孩子交流,寻找出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而不是靠着打骂来强势镇压孩子。

卷曲的年轻母亲玩她的小儿子, 笑着玩

忍气吞声任由家长打骂

如果孩子在挨打的时候会逃避、会躲闪这么说明孩子还是能够接受家长教育的,如果孩子在挨打过程中选择了忍气吞声任由大人打骂的话,家长们应该住手了。

孩子们也是有情绪有尊严的,他们不论是给想要解释或者位置找理由都会有要想表达的欲望。但是如果孩子没有躲闪也不说话的话,那就是因为孩子此时的内心是充满着怨气的,并且怨气已经达到了快要爆发的临界点。他们既然选择了忍气吞声,任由家长打骂的话,那么就代表此时的孩子内心对父母是无比失望的,他们已经没有了和父母交谈的意愿。

这个时候家长们千万不要以为孩子是妥协了自己所以任由打骂,孩子在这个时候的内心早已麻木,他在用沉默抗拒父母,同时也是在暗示父母,自己以后不会在妥协了。

经常被家长打骂的孩子长大后都怎样了?

孩子变得自卑内向

自卑是每个人一出生便与生俱来的一种心理状态,成长便是由自卑一步步走向自信的过程。如果孩子从小便经常遭受打骂,他们的会变得自卑内想,性格也会进一步内敛,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不与旁人交往的现象。在我们身边其实不乏这样的例子,小时候经常被打骂的孩子喜欢一个人安静的待在角落不与人交谈,在学校几乎没有朋友。甚至在一些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到,因为小时候长期被家长打骂从而留下了心理阴影,常常在睡梦中回忆起小时候被家长打骂的场景,一生都饱受折磨。

有反社会人格

如果孩子在小时候便经常遭受打骂,他们会认为父母是不爱自己的,从小缺乏父爱母爱的孩子长大后心中会严重缺乏安全感。对于接近自己的人也不会抱以友善的态度,对社会更加不会有好感,往往是拥有着反社会的人格。

在新闻报道中我们不难能看到,许多烧杀戮抢的犯罪嫌疑人小时候往往经常遭受父母的打骂,这也让他们心中有了仇恨的种子,并且一步步的生根发芽逐渐壮大,这才让他们走向了歧途。

结语

由此可见,父母长期地打骂会给孩子带来多么深的伤害,这样的伤害会伴随着他们的一生,犹如梦魇般挥之不去,所以当孩子挨打时出现这些反应时,便暗示着父母应该及时的停手,进行自我的反思。父母也要和孩子共同成长,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的了解孩子,一味的棍棒教育只会产生负面效果。

我是欣儿妈,一个立志为大家带来育儿好文章的宝妈,喜欢我的话就关注我,帮忙点赞转发文章支持我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