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一个孩子,就管他,使劲管他

经常有人跟钧妈说:
“我家孩子真不听话,说也说不听。”
“越管他,他就越跟我对着干。”
“别人的孩子怎么就那么好,我家这个根本不服管。”

其实,钧妈想说:管孩子,和管理孩子不一样。
分清“管”和“管理”
“管”
宝宝今天已经吃过零食,但是他看见了又跟你说要。
你觉得不能吃了,所以拒绝他,然后宝宝开始跟你哭闹。
孩子在看电视,一个不注意又钻到电视跟前了,你隔得老远冲他喊,离电视远点,再那么近就不给你看了。
孩子后退了一会儿,不一会儿又重新跑到了电视跟前。

“管理”
当宝宝今天已经吃过零食,又跟你要的时候。
你平和的跟他说:“我们说好一天只吃一次零食,今天你的次数已经用完了,我们一起遵守约定好吗?妈妈给你做别的吃。”
然后宝宝就开心的答应了。
孩子在看电视,一个不注意又钻到电视跟前了。
你走过去把他拉到离电视最远的地方,跟他说:“我们约好的,看电视要离3米远,你没有做到。所以现在要在最远的地方看10分钟,然后才可以正常过去看。”
多次之后,孩子靠近电视的时间就减少了。

管孩子,是大人要求孩子要怎么做,孩子就得怎么做,结果孩子充满压迫感和抵触心理。
因此,越管,孩子越不听。
而管理孩子,则是事先跟孩子商量共同认可的规则,是建立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之上。
因此,越管理,孩子越听话。
管理孩子,靠智慧
“管孩子”,我们动用的是情绪。
看到孩子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预期,就会怒吼、训斥甚至打。
目的是要孩子顺从、听话。
这种管,实质是一种控制。
“管理孩子”,需要我们动用智慧。
当看到孩子的行为不符合预期,要和孩子进行沟通、去倾听,然后耐心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目的是要孩子明是非、懂事理。
这种管理,实质是一种引导。
UCL医学研究协会梅•斯塔福德博士说:“不听孩子的意愿,否定他的决定,对孩子的心理进行控制,只会助长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削弱孩子的自立与自律能力。”
所以钧妈更希望家长们对孩子采取的教育手段是“管理”,而非“管”。

管理的7大原则
到底什么样算“管”,什么样又算“管理”,大家对照自己的行为来看这7大原则吧。
1、管理孩子的规则,要和孩子一起制定: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规矩,就是约束一个人行为的准则。我们想更好的管理孩子,就要给孩子制定一个规则。
但是,家长们要注意,给孩子制定的规则,一定要让孩子也参与进来,并且所有的规则都要经过孩子的同意。
这样孩子执行的时候,才更认同这份规则。
2、规则的多维度制定:
规则可以从多种维度出发,并非固定在一个点:
时间表:无论上没上学,都可以按照学校的时间标准来制定,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表可以具体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当然,要注意给孩子留出玩耍休息的时间。

学习习惯表:上课、课后阅读、放学后写作业等学习的态度和习惯标准。
生活习惯表:玩具要自己收拾,每天整理好自己的书包、房间等,拿的东西要放回原位等生活习惯规定。
情绪管理表:和孩子商量好,当他有小情绪了,该怎么处理,如果发脾气时没有按照标准来应该怎么办?
行为准则表:在礼仪、诚信、遵规守纪等方面做出表格。
多种维度制定规则,是为了让孩子多方面的健康发展,这套标准可以根据之后孩子的实际来修改。
家长也要注意,规则不止要针对孩子,自己也要以身作则。不然所有的规则只用来约束孩子,那对孩子来说也太不公平了。
3、规则要制定要细节:
如果规则没有制定要具体细节处,很容易被钻空子,家长们应该能理解。也不要太小看自己孩子钻空子的能力哦。
而且孩子也有可能根本不知道你说的什么意思;
比如,你和孩子说:早上要早点出门哦!
早点是早到什么时候?孩子不会有概念。
但如果你和他规定:我们要7点半起床,8点出门。孩子就知道时间的概念,也会在潜意识中去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4、执行规则先紧后松:
在最开始执行规则的时候,一定要严格遵守。
如果孩子跟你撒娇或撒泼,拒绝执行的时候,也要温柔而坚定的拒绝。
因为孩子的自制力和自觉性是比较差的,需要不断的提醒和督促才能慢慢形成习惯。
那么到了后期,你看到孩子已经养成了较好的习惯后,便可以适当的放松了,对孩子进行灵活一点的管理了。
5、可以提醒孩子,不要催促孩子:
很多家长在看到孩子到了该做某件事的时候还没动,便会着急上火的催促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感到厌烦。
因此,我们要学会用提醒来代替“催”。
当你想说:你快点,要迟到了。不如说:还有5分钟就会迟到哦!
当你想说:你快点去写作业。不如说:晚上8点半前完成作业,你还有半小时可以看动画片哦!

6、每天总结复盘:
对任何事情都有复盘的习惯,会让我们离成功更近一步。
每天晚上入睡前,跟孩子一起盘点当天的各项行为,做好的画个笑脸,没做好的画个哭脸。
如果没有达成一致的行为共识,那就彼此好好沟通。
如果没有达成一致的行为共识,那就彼此好好沟通。
如果彼此都有理,又不想向对方妥协,那就互相尊重,保留意见,求同存异。
当然,也就既不给笑脸,也不给哭脸。
这样一来,孩子既能感受到尊重,也能每天在总结中强化好的行为,得到成长。
7、奖惩制度不要一刀切:
制定奖惩,是为了强化好的、积极的行为和观念。
但是,奖惩的制定需灵活,切忌因孩子某一行为不符合预期,就全盘否定,甚至取消孩子的奖励。

钧妈总结
对待孩子,“管”是指令,“管理”才是爱。
没有人喜欢被人下指令的要求做某件事,大家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尊重。
希望大家都能善用管理法则培养出一个明是非、懂事理、会谦让,有教养、为人正直、相处起来令人如沐春风的好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