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贴心的幼儿园温馨提示,快转给家长吧
北方大风劲吹,南方雨雪连连。近日,今冬最强冷空气席卷全国,各地气象台相继发布寒潮预警,我国迎来了大范围的降温和雨雪天气。

作为家长,最担心的莫过于孩子的身体抵挡不住“断崖式”降温。学龄前的孩子由于自身防御系统还不完善,抵抗力差,极易感染疾病,应该给予更加细致的护理!亲爱的老师,贴心的冬季温馨提示已经整理好,赶紧转发给家长吧!
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避免感冒的有效途径。天气寒冷,生活习惯上的这些误区,家长注意到了吗?

误区一:天冷水凉,饭前不让孩子洗手?
俗话说,“病从口入!”由于天冷水凉,孩子饭前不洗手,家长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过去了。殊不知,由于孩子的肠胃发育并不完善,稍不注意就容易感染肠道疾病,冬天让孩子勤洗手可以减少生病的几率。

选自亿童情商智商课程·图书
误区二:紧闭门窗以保暖?
冬天一到,很多家庭都开始紧闭门窗,打开暖气。但长时间紧闭门窗,让室内空气浑浊,内外温差加大,对孩子的健康十分不利。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家长应该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误区三:外面太冷,不让孩子进行户外活动?
实验证明,冬季经常进行户外活动的孩子与不进行户外活动的孩子相比,感冒发生的概率明显低很多。运动不足会影响孩子体质,甚至对其行为方式、学习能力等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误区四:孩子体质差,天一冷就不去幼儿园?
调查发现,“猫冬”的孩子小班居多,原因多是天气寒冷,家长心疼孩子,就不去上幼儿园了。提醒家长们,入园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过程,是学习知识、与人交往的重要途径。3-6岁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千万不要因为溺爱,让孩子养成旷课的不良习惯哦——
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冬季健康小达人,家长需注意:
★ 良好的卫生习惯是远离疾病的第一步,勤洗手、勤通风。
★ 户外活动益处多,不做冬季“宅宝宝”。
★ 好的习惯,贵在持之以恒,天冷也要坚持送孩子入园,做一个“全勤宝宝”。
传染病预防
冬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期,为了预防流感、水痘、腮腺炎、流行性脑膜炎等传染病对孩子的侵袭,家长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少带孩子到人流密集的地方
一到周末,不少家长喜欢带孩子逛商场,吃美食。孩子自身防御系统还不完善,抵抗力差,在商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极易感染疾病,提醒家长们,应尽量少带孩子去人流密集的地方,必要去时也应戴上口罩,做好预防。

2.注意室内温度、湿度
冬季室内温度保持在16-20℃为佳,温度过高,孩子患感冒的几率会更大。家长还需保证室内空气湿润,冬季空气湿度标准为30-60%为宜。
3.保护孩子的皮肤
冬季寒冷干燥,孩子皮肤中水份散失多,皮脂腺分泌少,皮肤易干裂发痒,家长应注意让孩子多吃蔬菜、水果、多喝开水,洗脸、洗澡后要及时擦护肤霜。
4.保持被子干燥、洁净
被子与人体接触久了就会“吸收”体表上的细菌、汗渍与空气微生物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家长应每周为孩子晒一次被褥,利用紫外线杀灭细菌与病毒。
冬季饮食
良好的饮食是孩子远离疾病的保障,冬季饮食,家长在以下这些方面要注意:

1.把握孩子的进食量
很多家长会发现,天冷了,孩子的食欲也会明显增强,这对孩子的健康是有利的,但若不注意适度引导,孩子食量增加过大,则容易引发积食、肠胃炎等病症。所以家长要特别注意把握孩子的进食量,别让孩子吃得过饱以及少吃油腻的食物。
2.及时补充水分
冬季空气比较干燥,体内水分需求量明显增加,孩子每天的饮水量应比平时有所增加,除了多喝水外还可以让孩子多吃蔬菜和水果。
3.注意补充钙质
众所周知,最好、最简单的补钙方法就是晒太阳。冬季,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间相对缩短,接收到阳光照射的机会也减少,为了孩子体内充足的钙质,家长们除了遵医嘱为孩子适量口服鱼肝油补充维生素D外,还应让他们多吃一些富含钙质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鱼虾等。
穿衣方面
天冷了,许多家长秉承“宁愿热点也比着凉生病好”的观点,把孩子穿成“粽子宝宝”,但真相是——捂热才更容易让孩子感冒。
在给孩子挑选衣服时,家长一定要遵循保暖、方便、好活动三大原则,选择易穿脱、方便运动、透气性好的衣服,避开款式繁琐的衣服,保证孩子“三暖二凉”(背暖、肚暖、脚暖和头凉、胸凉)。
建议家长这样做:
1.推荐宽松棉质运动衣,不推荐紧身衣服和裤子。宽松的运动衣不仅可以吸汗保暖,还能保证小朋友在户外活动时不受束缚。
2.推荐打底衣物+厚外套,不推荐多件薄衣。穿多件薄衣不仅穿脱麻烦,更不利于运动,外穿一件较厚的衣服,不仅方便穿脱,更利于运动,况且,幼儿园室内温度较高,根本不需要太厚的衣物。
3.在孩子的书包里放一双备用的袜子,以免孩子活动后双脚出汗,因没有及时更换袜子而受凉。
做好防寒工作,给予孩子更全面的保护!相信在幼儿园老师和家长的贴心照顾下,孩子定能以更加强健的体魄度过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