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孩子“偷钱”怎么办?愚蠢的家长打孩子,聪明的家长这么做

文 / 育儿小趣事
2020-12-18 18:56

“你说我不缺他吃穿用,这孩子到底为啥偷钱啊?”闺蜜小艺一脸倦容,唉声叹气地问道。

闺蜜小艺说,他们家向来都是视金钱如粪土,大小钱在家都是那么随手一放,所以,她也不知道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家偷拿钱。这次,恰巧她刚取出1000元准备装红包随份子,扔了包垃圾回来后,发现茶几上只剩下800元,这才发现了儿子的不对劲。

可是不论她怎么训斥讲道理,儿子就是打死不承认,最后还是在监控的铁证下低头不语。

孩子为什么会偷钱?

1、孩子争强好胜

有些孩子之所以会偷父母的钱,就是因为很多孩子都特别的争强好胜,比如很多孩子在一起玩,其他孩子炫耀自己有什么样的东西或者自己有很多的零花钱,那时候没有零花钱的孩子会特别的难过,想要通过一些方式能让别的孩子知道自己也是有零花钱的,所以这个时候很多孩子就会选择偷钱的方式。

2、过度满足孩子的欲望

有些孩子之所以会偷父母的钱,就是因为很多家长在带孩子的时候,过度满足了孩子的欲望,比如孩子看到什么东西就想要,有些父母就会无限度的满足,一旦某一天,孩子的某些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孩子可能就会通过偷钱的方式来进行自我满足。

3、孩子反抗父母的方式

有些孩子之所以会偷父母的钱,就是因为这是孩子反抗父母的方式,比如孩子想要买玩具,这个时候家长就会想办法来告诉孩子,这个玩具不好,不可以玩,结果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其他小朋友都玩这样的玩具,同时孩子也从其他小朋友的这个玩具中体验到了快乐,这个时候孩子就有受骗的感觉,有些孩子就会因为这样的原因去偷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4、与父母缺乏沟通

孩子“滥拿”家里的钱财,主要是平时父母的管教过于严厉,对孩子期望太高喜欢追求完美。这就导致孩子与父母疏于交流也不愿意进行交流,不敢主动的向父母提出自己要求,从而自作主张“滥拿”。所以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父母应该在沟通上做出深刻的反思。

当孩子偷钱时,父母应该怎么办?

1、态度缓和,表现理智

儿童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你说孩子是怎样的人,他就会成为怎样的人。”当父母对孩子在言语间一再强调他“偷”的行为时,孩子就很可能会破罐子破摔,“反正你们已经认定我是小偷,那我以后就继续偷下去吧!”

所以,父母面对孩子偷钱的行为,不要大惊小怪、过分紧张,而应该用温和的方式提醒孩子,想要获得钱或者想要的东西,应该通过正当合理的方式,非合理方式获得的钱或者其他东西必然会付出更多代价。同时,父母也可以通过现实的事例让孩子认识到“偷”的危害。

2、弄清楚孩子偷钱的用途,找出孩子的心理需求

闺蜜小艺的孩子偷钱,一部分用于请同学吃东西,另一部分用于买玩具,这说明他平时获得的认同感不够。这种情况下,小艺就应该反思,孩子的被认同缺失感从哪儿来的?是不是自己平时对孩子关爱不够、要求太苛刻、表扬得太少?之后在日常中注意帮孩子建立自我认同感,告诉孩子如何与同学建立真正的友谊。

而针对孩子购买玩具的欲望,小艺应该在合理的情况下予以满足,同时也告诉孩子,没有人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所有东西,尽量获得孩子的理解,而不是强硬地拒绝。

3、给孩子充足稳定的零用钱

有些妈妈担心孩子有了钱会乱买东西,所以从未给孩子零用钱,她们会告诉孩子,“你想要什么,告诉我,我会给你买。”但是,有些东西孩子给妈妈说了,妈妈未必会愿意给孩子买,或者孩子不好意思让妈妈买,这种情况下,孩子就可能会做错事。

所以,妈妈应该给孩子充足稳定的零用钱,并教导孩子如何合理管理自己的零用钱。如果孩子遇到特殊情况,比如他的钱不足以给老师买一个教师节礼物,这种情况下妈妈可以把下次的零用钱预支给孩子,或者让孩子通过劳动换取报酬的方式获得零用钱。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生活中,有一些墨守成规的事,也许你搞不懂是为什么,但是正是因为这一件件小事,才带来了更美好的明天,比如保护环境,保护花花草草,捐一块钱,这些都能为一个人带来美好的一天,心情愉悦,万物美好。陌生人,祝你幸福!【图源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