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萌娃识字超三千,方法得当,不再死记硬背,您家宝宝也可以
我也是一个四岁半孩子的宝妈,也加了几个宝妈群,每天热热闹闹的,群主是一位教师妈妈,经常会在群里与我们分享育儿经验,一段她儿子5岁认识800多字的视频,在群里炸开了锅。
在大家纷纷夸赞的时候,一个对立的声音出现了“别再让你的孩子过早识字的了,这会害了他的。”这让大家一片哗然,我们都每天教孩子认识字,怎么就害了孩子了?认字有错?
原因是源自一个美国案例,因为幼儿园教会了孩子认识“o”,而孩子妈妈认为这样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发展,所以将幼儿园告上法庭,并且法院判了孩子母亲胜诉。
而这位教师妈妈只是淡淡的一笑,解释:“育儿不要人云亦云,要追究事情的本质,汉字与字母不一样,汉字是象形文字,与死记硬背的字母不在同一个码域,学习汉字是左脑右脑合作完成,所以孩子不会因为学习汉字而限制想象力。
5岁的王恒屹,在《中国诗词大会》上被王恒屹这个小选手惊呆了,“姓氏飞花令”让全场惊呼。他的一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让我瞬间汗颜,我根本不知道这首诗的出处。
大家不禁问道,这是什么样的家庭环境,教出来这么厉害的娃,还是孩子天生是“神童”接受采访时才知道,最大的功臣是孩子的奶奶。
王恒屹的奶奶究竟有什么秘诀,培养出了一个“神童”?
1.背诵古诗,学习国学
6岁前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期,记忆效率最高,就连诗词女神叶嘉莹也认为让6岁前的孩子背书符合儿童的发展规律。
这位奶奶本身是有过人之处的,因为奶奶本身就是诗词爱好者,平时也会听会朗诵,经过奶奶的熏陶,一岁多的王恒屹也喜欢诗词,并且很感兴趣,跟着奶奶一起呀呀学语的念。
《三字经》《百家姓》就是奶奶给王恒屹的启蒙书籍,放给孩子每天听,没过多久,孩子就能背诵下来,可见这是用听儿歌的方式学习了国学吧。这就是他与普通孩子的区别吧。
而奶奶也是很有方法的,没事会给孩子出题目,跟奶奶比谁会背诵的多,玩接龙游戏比赛等等,这样造就了一个“神童”。
2.每天坚持认字
王恒屹奶奶分享带娃经验:人的记忆是有规律的,无论孩子记性多好,但逃不过时间长了会遗忘,所以想不忘就要每天坚持学习,巩固复习,奶奶很有耐心的给孩子读,一遍一遍,日复一日,每个每个音的讲解,纠正。
王恒屹奶奶认为孩子要想记得扎实,一定是建立在理解透彻的基础上,每个字什么意思,都要给孩子讲。而我们平时不就是拿个识字卡给孩子认,不一会儿,大人孩子都困了。
孩子3-6岁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于抽象的数字文字不感兴趣,所以想让孩子乖乖识字,并且对文字产生兴趣,就要让孩子通过具体象形文字,让孩子像看图画一样,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并且我们汉字的都是可以追根溯源的,通过图形让孩子知道每个字的含义,看图画比看字典要有趣多了。印象也会更加深刻。
比如“鲜”字,我们可以告诉鱼和羊在一起,但是孩子不容易想象,通过图像就简单多了。
这就是典型的象形记忆法,孩子不会排斥,还觉得挺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