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孩子独立有主见,父母别万事“包办”,不妨多参考这几个方法

文 / 育儿常识经验
2020-12-27 18:41

文 | 齐姐育儿 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很多家长都抱怨说,自家的孩子一点都不独立,不但生活上处处依赖父母,连学习都不想独立思考,写作业时遇见一个稍微有一点难度的题,就马上找爸爸妈妈帮忙解答。

其实,孩子出现这种现象,大部分都是家长惯出来的。

现在的家庭,大多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他们的衣食住行被照顾得面面俱到。家务没做过,甚至洗脸都得家长帮他们洗。

有很多自己能做的事情都被父母安排好,不需要自己做决定,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凡事依赖、没有主见的坏习惯。

孩子没主见,缺乏独立性,这对于他们的成长以及将来都极为不利。

  • 一方面等以后离开父母去上学或者工作,一个人不会打理自己的生活,照顾不好自己。

  • 另一方面,遇到事情很容易轻信别人,被人牵着鼻子走。

  • 还有抗压性也不足,遇到一点压力和挫折都很难度过。

因此,父母要从小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但让他们在生活上可以自理,也要在思想上有自己的主见,遇事有思考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决定。

具体方法有哪些呢?

家长不妨参考以下几条:

聪明的父母平时会让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家务。这样不但可以减轻自己的负担,还可以让孩子有亲自动手的机会。

孩子通过独立做家务,既学到了一些生活技能,为将来离开父母独自生活打下基础,又能锻炼其独立做事情的能力。

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小,思想不成熟,没有做决定的能力,因此,家里大大小小的决策都不让他们参与。

其实,家里有一些需要做出决策的事情,可以和孩子沟通,询问一下他们的意见,这样能够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如果适当采纳一下孩子的建议,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更加主动去参与一些事情,变得更加有主见。

人们都喜欢用“听话”这个词来夸奖孩子,这就导致很多孩子为了得到表扬,什么事都听家长的,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久而久之,就变得没有了自己的主见。

因此,家长平时要允许孩子适当地对自己说“不”,当孩子的想法和自己不一致时,不要全盘否定,对于一些不触及原则性的事情,可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一个孩子书读得越多,知识面越广,往往会更有主见。

因为懂得多的话,和别的小朋友相处时,容易受到推崇,成为“孩子王”,一起玩时会经常需要自己拿主意,从而变得更有主见。

  • 另外,孩子还可以从书中学习到很多明辨是非的道理,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都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思想和主见。

独立有主见的孩子,都是父母苦心培养的结果。

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家长们不要嫌麻烦,也不要自以为是地替孩子做好一切,多学习一些有利于提高孩子主见性和独立性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