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难言之隐,孩子发脾气,我们怎样做好?
身为家长,如果真的想要培养出心中的好孩子,首先要具备一种自己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不能只有一双善于发现孩子问题的“眼睛”,而是要有一双能够发现自己问题的“眼睛”,即能够时时刻刻地进行自我反省,还要养成积极寻找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想想看,当你发脾气时,周围的人其实并不是在抚慰你的情绪,而是在打招呼,问你为什么发脾气,而是怒斥你:“你发脾气是有毛病的啊!并以非常强硬的语调命令你立即停止发脾气,这段时间你是怎么想的,又会怎么做?当然,你不会马上停止发脾气,承认是自己的问题,也不会马上纠正自己的错误,也不会保证以后再也不犯,相反,你会感到更愤怒、更失望,更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上升。
事实上,你在那个时刻的感觉,其实就是你在这个情境中请求孩子的感觉,在那个时刻的感觉。如果你周围的人向你提出要求,你自己都不能做到,那么你的孩子肯定也不能做到你要他做的事。作为一个有自我控制能力的成年人,你自己都无法做到,那么一个孩子又怎能做到,他刚开始学习如何生活?然后纵容孩子发脾气?肯定不行尽管孩子发脾气发脾气对父母来说是个不小的困扰,但我们不能强迫孩子,要他自己强迫纠正,并用强迫的方法来改变他和孩子之间的问题,这样做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会让你们双方都很痛苦。
正如你在园子里种植的植物,如果它们生长有问题,不开花,不结果,黄叶子烂根等等,这时你就会生气,为什么强迫它们不像你想的那样生长,你抽,打,骂都没用。要善于发现问题产生的原因,例如:树不开花就有花不开的原因,没有结果就没有结果的原因,黄叶子烂根就有黄叶子烂根的原因,只有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症状”来找出解决办法,你才能解决你想解决的问题。不要仅仅因为花草树出了问题而让你的心不舒服,你就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花草树”身上,把自己弄干净。
假如在平常的日子里,是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陪伴不够,那我们父母就应该注意调整自己的生活与工作之间的时间安排,划出适当的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有更多优质的陪伴和成长,我们要与孩子进行优质的互动,给孩子更多正面的关注。要是能得到父母的关爱和关心,他又怎能不发脾气去寻求大人的关心呢?
假如是因为孩子的内心深处积聚了太多的委屈,缺乏关爱,或是忧伤伤心的情绪,那么作为父母的我们就应该做到与孩子高度共情和理解,帮助孩子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需求。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理解他们的,总是照顾他们,有时还能顾及他们的情感和内心感受,要让孩子明白,自己并非一个人在承受这些让他伤心伤心的事情和情感,而是有父母陪伴和帮助他,那么,孩子的脾气自然也会消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