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高智商的孩子有出息?哈佛大学:“逆商”才最大的竞争力
“家长总是拼命地让孩子奔跑,教孩子怎么去成功,却从来不教孩子如何面对失败”
父母对孩子教育的认知已经远远超过上个年代,宝宝在妈妈肚子里进行胎教,2-3岁被送去昂贵的早教班,等到了上学的时候父母还要想法设法送去重点学校,钢琴、舞蹈、围棋、奥数等各种补习班也接踵而至。
一个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惹人喜爱,那就是父母眼中的聪明宝宝,认为长大以后一定会有出息。
但是,高情商高智商的孩子真的一定有出息吗?情商和智商是决定成功的唯一标准吗?
一、“逆商”是什么?
比起逆商,我们更熟知的是智商(IQ)和情商(EQ),其实逆商(AQ)对于孩子的成长的重要性不比逆商低。
逆商,指孩子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压力时,能否快速地调整心态去迎接挫折和挑战。
哈佛逆商课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受到智商、情商、逆商三个因素的影响,倘若一个人的智商和情商都和别人差不多的情况下,逆商将起决定性作用。
由于现在学校和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情商、智商的培养,那么,一个孩子的“逆商”就是他最大的竞争力。
二、缺乏“逆商”的孩子有哪些表现?
遇到不如意不会乱发脾气
有些孩子经常受到父母的溺爱,没有经历过挫折,遇到不如意总会乱发脾气。比如:
积木不小心弄倒,就哇哇大哭;
玩游戏输了,就会说“我再也不和你玩了”
和大人一起下跳棋,大人不能赢,总要让着孩子。
遇到挫折萎靡不振
具有优越感的宝宝在受到挫折和打击的时候,更容易萎靡不振。比如:
班级排名前几的同学突然开始发挥失常,回家就把自己关到卧室;
在舞蹈比赛中,第一环节表现不好,直接认输放弃。
遇到打击用极端方式解决
一名男孩因为被老师批评了几句,于是企图跳楼自杀;
孩子和父母吵架拌嘴,一气之下居然离家出走;
这些极端行为的出现,都和孩子缺乏“逆商”教育有关。
一、鼓励孩子要恰到好处
每个父母在孩子眼里都是“英雄”,但并不是所有父母都知道什么时候给孩子掌声。家长都知道,要经常鼓励孩子,但是并不是常常鼓励孩子就是最好的。
在宝宝遇到挫折之后,父母要及时肯定宝宝的努力和付出,让宝宝有勇气去战胜困难,但切忌只把掌声给孩子努力的“结果”,不然会让孩子只看重“结果”,而忽视努力的重要性。
二、接纳孩子的错误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小挑战,父母要充分信任孩子的努力,即使孩子失败了,父母也要陪宝宝找到原因,不要苛责宝宝犯错误。
如果父母不给孩子犯错误的机会,当孩子遇到大的困难,会有严重的心理负担,关注的是糟糕的结果,如何向父母解释,却不知道如何调整自己。
三、塑造孩子心理韧性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放手让孩子去学习,跌倒了大不了就爬起来,要知道孩子经历的每一次困难,都是孩子逆商锻炼的好机会,家长要抓住这样的机会,塑造孩子心理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