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读书的料,幼儿园就能看出来,需要从小培养
李玫瑾教授认为,孩子是不是读书的料,是从孩子幼儿园时期就可以看出来的,因为他们身上会有非常明显的特征。

这话一点儿不错,我家二宝在上幼儿园,从宝宝同学的表现上来看,就能看出来谁长大后是学霸。家长群里老师有时上传小朋友的视频,或者家长也会发些孩子讲故事、跳舞或者背唐诗的小视频。
有的小朋友无论语言还是动作,都很到位,几乎没有错误,吐字清晰,语言流畅,自带学神光芒,一看长大后就是妥妥的学霸。

我问二宝的老师,宝宝在幼儿园表现怎么样?二宝在上幼儿园小班,老师说宝宝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都很强,和小朋友玩得很开心,有的儿歌老师说上两遍就记住了,喜欢玩彩泥,动手能力很棒,老师做手指律动,唱歌,跳舞时学的都很认真。
老师问我是不是平时很重视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啊?说实话,也没有特别精心地培养,都说“老大照书养,老二照猪养。”培养老大多少有点儿经验,知道踩过的坑和真正有用的育儿之道。
在培养二宝时,就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几点育儿经验,给大家分享。

1、孩子一出生就念绘本
孩子一出生,我就买了识字卡、拼音卡、儿歌故事书等等,每天给孩子念。别以为孩子小,什么也不懂,量变产生质变,时间久了,孩子在某一天会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
这样训练的结果,比同龄的孩子说话早,吐字清晰,语言表达能力强,还会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词汇。

2、有意识地识字
墙上贴上识字挂图,孩子小的时候抱着读,现在大了,女儿每天主动要求和我一起识字。原来只喜欢看彩色的图画,现在给她黑白的识字卡也慢慢地感兴趣了,不再拒绝。
去公共场合,看到有字的地方主动识字,欣喜地告诉我这是什么字?顺便我再教给她其它相邻的字,宝宝识字的兴趣很高,不知不觉也认识了许多字。
有时我也主动激励她:“宝宝识字以后就像姐姐一样能看书了,”妹妹对姐姐有些小崇拜呢,自然要向姐姐看齐,姐姐是学习的榜样。

3、鼓励探究
家长不是万能的,什么都懂。有时看到故事书讲到的问题,有疑问和迷惑,或者哪个字不知道准确的读音,不让问题跳过去,和孩子一起在网上搜索,寻找答案。
培养孩子探究科学的精神,孩子很喜欢问“为什么?”如果我说不知道,孩子就说:“妈妈,我们一起搜一搜吧。”
孩子喜欢读故事是天性,一是对知识天生的渴望,二是读书可以和妈妈亲密地依偎在一起,宝宝心里得到莫大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孩子喜欢读什么样的故事书呢?一般有这么几个特点:
1、简短的故事符合孩子阅读特点
你给孩子一本厚厚的故事书,孩子往往读不完,注意力很容易跳跃分神。简短的绘本,一本就是一个小故事,能培养孩子专注力,不走神,迅速读完,符合孩子阅读特点。
带孩子出门的时候,孩子有时哭闹,给她一本书就能很快安静下来,妈妈方便携带,随时随地都能拿出来读一读。

2、亲切的故事让孩子身临其境
宝宝都喜欢小动物,如果书里的主角都是拟人化的小动物,比如小熊、小兔子、小猴、小猪等等,萌萌可爱的形象就会毫不费力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通过小动物讲述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孩子会更有认同感。

3、图文妙趣横生贴近生活
配图生动有趣,语言文字通俗易懂。孩子年龄小,生动有趣的图画能第一时间吸引孩子的眼球,字体很大,顺便还能教孩子识字,一举两得。
二宝今天非要带着爸爸刚买的一罐饼干去幼儿园,她说好东西要和小朋友一起分享,故事里都是这样讲的。不用家长说教,宝宝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就学会了做人的道理,棒棒哒。
孩子喜欢的书百看不厌,还有哄睡功能。有的宝宝不爱睡午觉,晚上也不好好休息,妈妈陪宝宝读读书,伴着书香就一起进入甜蜜的梦乡了。每天晚上陪着宝宝讲一个故事,就是宝宝的最爱。 读好故事,塑造孩子好性格,培养好习惯。
欢迎关注胡萝卜妈妈育儿说,70后俩娃妈妈,热爱写作,专注分享育儿教育知识。(图片源于网络,侵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