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从孩子房间是否凌乱,可以判断孩子以后有没有出息
在生活中不乏有洁癖的人,在有洁癖的人眼里容不下一颗沙子,所有的东西用完也都要整整齐齐地归置原位,没有放好就浑身不舒服,从而导致心里一直在意惦记着而做不了其它的事情。
但与之相反的,也有不少人并不在意环境的整洁,认为只要看得下去,不是很脏乱就可以了。这两种相对立的态度,不仅在大人身上,在孩子身上也随处可见。
邻居家王太太有一双儿女,女孩子十分爱漂亮,注重卫生和整洁,玩耍时常常会注意自己的衣裙不被弄脏。一旦自己的花裙子沾上一点点不是很明显的污渍,就会想要立马把裙子弄干净。
每天准时到点就要求要洗澡,每天也都必须换上换洗过的衣服,对于自己房间里的玩偶和娃娃都会整整齐齐地放好。
但王太太的儿子正好和女儿完全相反,不仅每天和小伙伴去玩,常常把自己搞得大汗淋漓,一身汗臭味,衣服也总是因为玩耍搞得脏兮兮的。
其儿子进门时,无论王太太说了几遍,进门要把自己的脏鞋子换下来,不要把房间弄脏了,但儿子总会忘记。一进家门也是衣服和书包到处乱丢,时常在写作业的时候找书包,为此,王太太没少发愁。
房间的脏乱与否说明了哪些问题,家长应该如何针对问题有效改善孩子的缺点和不足。
孩子房间很乱,说明了哪些问题?
※ 孩子懒于打理
房间很乱,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孩子懒得打理,自己本身不愿动手打理房间,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孩子在家庭里很少干家务活,更不会主动承担其整理房间的责任,主动帮父母减少负担。
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整理、打扫房间的习惯,长大后孩子也很难能打理好自己的居住环境,对于孩子的独立产生不良的影响。
※※ 家长对于孩子没有要求
孩子的良好习惯是要从小抓起和养成的,孩子房间很乱的原因,很大一点的原因在于很多家长不会要求孩子去打理和收拾自己的房间。
认为孩子没有必要做这些事情,从而自己一手承包了。由于孩子没有参与过房间的打扫,对于自己房间的整洁度也缺乏明确的意识和要求。
房间脏乱与否,是否与孩子的益智教育有关,到底是习惯脏乱的孩子更聪明,还是整洁的孩子更有创造力一直以来饱受争议。
房间乱好还是整齐好,存在两个不同观点观点
房间脏乱与否对于孩子益智发展是否有影响,究竟是有利还是有弊,一直以来争论不休。
经过哈佛商学院的研究表明,房间整洁干净,打理的仅仅有条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生活情况。成功人士的房间往往是整洁的,充满着较强的幸福感。
只有不幸的人们,才会把生活搞得一塌糊涂,从而根本不在意自己所处的环境是何等的脏乱。
但经济学家蒂姆•哈福德对此有所异议,他在《混乱》中提到的看法正好与之相反。
蒂姆•哈福德从世界闻名的一些文人入手,例如毕加索、爱因斯坦、扎克伯格、乔布斯等人根本不在意书桌和房间是否脏乱的事例,深入浅出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脏乱的环境更易于让人具有创造力。
不同的环境会给孩子造就不同的影响,没有不聪明的孩子,关键在于父母如何给孩子创造益智环境。
父母应该怎么做?
★明确孩子的个人情况
每个孩子的益智环境存在着极大的不同,有些孩子在于整洁的环境中,能更加准确无误地知道自己的东西在哪里,能舒心的完成各项学习。
但有些孩子则是正好相反,乱中有序,房间虽乱,但自己总知道东西的摆放规律,一旦把房间打理得干净整洁,孩子反而没办法学习,也往往找不到东西。
所以,父母应该首先了解孩子的益智环境究竟是整洁还是凌乱。
★★对症下药,养成良好习惯
有的孩子在脏乱的环境中和在整洁的环境中都能适应,自身也更倾向于喜爱整洁的环境,但是保持房间脏乱只是由于自己疏于打理,从而习以为常。
明确孩子的益智环境属于整洁类的,只是由于孩子的懒惰,不常干活,从而没养成良好的习惯时。
父母应该严格要求孩子,把自己的环境弄得干净整洁,从而养成孩子的良好习惯,也更有利于孩子的益智发展。
总结
家长要孩子提供一个益智的环境,使得孩子处于在自己熟悉和自在的环境中,能让孩子更有效地学习。
正常的孩子本身的智力并不存在太大的区别,并没有什么天生的傻孩子,孩子发展的好坏,成长速度的快与否,与家长的教育息息相关。
给孩子提供益智环境重要吗?当孩子的益智环境是脏乱时,父母是否应该强制孩子养成良好的整洁习惯?欢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