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最吃亏的,往往是3种孩子,你家中招了吗?

文 / 家长课堂
2021-01-16 00:13

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吃亏”。

孩子“吃亏”,失去了原本自己能够拥有的东西,比如机遇、生存能力……

这是父母最不愿意看到的。

而当孩子长大后,往往吃亏最多的便是以下这三种孩子。

1、太过自私

曾听网友在网上分享过一个故事:吃饭的时候,婶婶端了一盘肉上来,说让大家分着吃。网友想着肉都是自己妈妈掏钱买的,又有这么多,没多想就伸筷子夹了一片尝尝。

谁料堂弟一把打掉了她的筷子,质问她为什么要抢自己的肉吃。

网友觉得莫名其妙,就吃一块也不行吗?婶婶也赶过来教育自家孩子,话还没说两句,堂弟哇哇大哭。

其实小孩子有物权意识,不愿意分享也可以理解,慢慢培养都来得及,但是直接动手打人,就只能说是太自私了。

自私的孩子总是希望从他人那里获得好处,却从来不愿意拿出一部分来共享。

这样的孩子人际交往能力差,人缘不好,以后在社会上难以拥有长远的发展。

想要改变孩子的自私现状,父母不妨从交换物品开始,渐渐引导孩子分享,走出自己的小世界,慢慢变成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乐于分享的人。

2、懒惰

很多宝妈生了孩子以后,恨不能给他最好的,不管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

晨晨的同桌就有这样的妈妈,无论是手工作业还是收拾穿衣,妈妈都帮他全部做好,孩子过得虽不是锦衣玉食的生活,但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有一次他的妈妈忘记把作业给他装进书包,他竟然就站在教室里对着窗外的妈妈一顿痛骂,懒到连挪挪脚,出个教室都不肯。

有的孩子虽不至于懒惰成这个样子,却也在父母的“你只需要学习”的教导下,生活技能一窍不通,不管是收拾屋子还是洗菜做饭,统统不会,连生存都成问题。

曾听一个朋友说过一句话,懒惰是父母给孩子最可怕的“遗传病”。而这种深入骨髓的懒惰,会渐渐蚕食孩子的意志,让他沉溺在舒适的环境中,不愿意成长和进步。

3、爱贪小便宜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的行为影射着家庭教育的结果。

我曾在咖啡厅见过这样一对母子:因为餐巾纸和糖包、香草粉都是自助的,所以大家都是自觉取用。但是一位妈妈没有点咖啡,走进咖啡厅以后直接拿走了一沓5厘米厚的餐巾纸,她牵着的小男孩也学着样抓了一大把白糖包塞进口袋。

旁边有人说,真是什么样的人带什么样的孩子。

爱贪小便宜的人心里都有一杆秤,那就是划算不划算。对他们来说,不要钱的东西,当然可以无限取用。

爱贪小便宜的孩子,格局太小,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成想,得了一时好处,却失去了他人一辈子的尊重。

长大后,他们不仅会被身边人敬而远之,同时,也更倾向于不劳而获。

所以说,爱贪小便宜的孩子要在发现时就掐灭苗头,培养他们的同理心,让他们拥有更正确的价值观。

父母是孩子永远的模范和榜样,想要纠正孩子的种种小毛病,不妨从身边的点滴做起,让孩子在父母爱的陪伴下渐渐蜕变为一个成熟明理的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