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孩子6岁前,最该管什么?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文 / 吴老师数学课堂
2021-01-16 09:24

生活中难免遇见几个难对付,还不讨人喜欢的小孩子。他们的性格也许比较糟糕,让人觉得交流都困难;他们的行为可能会很没礼貌,叫亲朋们接触过一两次就再没有好感。这些小朋友一般都会被叫做“熊孩子”,这样的称呼不仅是对他们自身的批评,同样也让做家长的人们失了面子。因为这样的评价使得大家都知道“这家”的孩子没教好,和谁谁家讨人喜欢的好孩子差实在太远了。

那么造成自家小孩那么差,和别人家的完全不能比的原因是什么呢?难道是天性顽劣吗?其实不然,孩子们一出生都是懵懂的,他们什么也不知道,日后会长成什么样子,全靠父母家人的教导。好的孩子其实都是管出来的,只有我们做大人的会管教,家里的孩子们才能成长为大家都喜爱的样子。相信没人不想自家小孩成为这样的好小孩吧?

那么我们又应该怎么管,管什么呢?其实,在小孩们六岁之前,我们做家长的言行都会深刻影响到他们。平日里对待他们的态度,也会使得小孩自己揣摩出与人相处时的分寸。只要在他们六岁之前能做好这几点,相信日后更懂事了,孩子只会成长得比年幼时期更好!就让咱们一块儿来瞧一下都有哪几点吧!

第一点讲道理

许多家长因为只有一两个小孩,所以会处处惯着他们。认为“小小要求,满足又如何?”,其实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要知道,我们做家长的都没有时刻把道理摆在事情面前,真的遇到了什么事儿的时候,还想和孩子掰扯清楚,想也知道是不可能的了。

孩子被我们惯着、纵着,只会变得越来越自我。他们不会听大人甚至旁人的话,自己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满足到就会发脾气,叫人觉得十分难相处。特别是家长们,一定会感到很头疼吧!

所以,我们一定要给孩子养成什么都讲道理的好习惯。不管是什么事儿,只要遇上了,就一定要掰开揉碎了说给小孩听,不要让他们一味只选择自己要的,从而逃避掉原本该知道的,该面对的。只有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小孩才能变成懂事、肯讲道理的人。而不是成为想要怎样就怎样的,极为自我的“熊孩子”。

第二点养出好性情

相信不少朋友平日里都会遇到脾气不好的小孩吧。这样的孩子一点儿也不讨大人的喜欢,而且在人际交往当中也会处于劣势。他们可能自小就顺风顺水惯了,家里什么都让着他们,以至于他们根本不会有谦虚、为人着想等优良性情。一旦生活里有什么人或事让他们生气了 ,立马就不给面子地发起脾气。

这样的孩子可不会管大人们会不会觉得尴尬、没面子,他们只会想到自己的心情没被照顾到,欲望没被满足到,旁人如何与他们有何干系?

如此不会为他人着想的小孩,相信谁都不想养出来吧。所以我们要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培养好他们的性情。不要让为所欲为贯穿了他们的人生,这样不仅对家里没有好处,对他们长大之后也一样只有坏处哦。

而选择性地给孩子购买绘本,可以把讲故事变成是提高孩子品质的途径。这套《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就是通过有趣、温暖的故事,来让孩子感受到好品质的重要性。

教孩子养成10种不同的性格品质:自律、情绪管理、自信、勇敢、独立、分享等等。不仅有16开的大幅插画,保证孩子对绘本感兴趣,还采用中英双语的故事,让孩子在探索绘本内容的过程中,对他英语思维的启蒙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全套书只卖69.9元,给孩子当睡前读物,绝对是最优的选择。点击下方链接购买吧!

第三点培育品德

相信大家都知道“德智体美劳”的重要性吧。学校里会负责教,但不一定能把每个孩子都给教好,教会。最主要的还得看我们家长的,平日里是怎么给孩子做榜样的,我们的小孩大概也就会长成什么样子。

说来有些小孩总是特别的霸道,他们不仅会欺负别人,还会拉帮结派。这样的孩子就没有品德可言了,家长们要在6岁之前着重教导,多给孩子们讲些品行高尚的人的故事,让他们发出提问,得到理解,慢慢地培育出好的品德来,才能变成一个好孩子。

总结:只要平日里做好这几点,启蒙之前把孩子培养好并不是件难事。家长们多多用心一些,相信我们的小孩都不会成为令人讨厌的“熊孩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