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园长坦言:这3类孩子在幼儿园最吃得开,情商高也招人疼

文 / 育儿沿圈
2021-01-16 09:37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要求了老师应该从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对孩子进行培养。

所以幼儿园除了是一个对孩子进行知识、技能进行启蒙的场所,也是一个引导孩子有养成良好性格、社交能力的一个地方。

孩子在3-6岁的时候,正是一个从“以自我为中心”向“关心关注他人”过渡的一个阶段。是孩子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的第一步。



所以孩子很多的行为都是及需要规范的。所以即使是在幼儿园当中,孩子之间也会有非常多的矛盾发生,我打了他,他抢了我的玩具……

老师当然会积极调解,但是老师毕竟只有一个人,很难全都照顾得过来。所以才会说幼儿园也是一个“小社会”。

孩子想要在幼儿园当中混得开,也是需要一定的本事的。而幼儿园的老院长说,能够混得开的基本上是这3类孩子。

而且长大后也是情商比较高,很招人心疼,比较有出息的。



第一类:懂得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

尤其是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其实一遇到问题往往很容易哭(什么也不说,就是哭,或者是要回家)。

孩子以为自己是在表达想法,但是其实小朋友根本不知道他想要干什么。

在一个幼儿园纪录片《小孩的神秘生活》中节目人员就采访小朋友“喜欢许家润吗?”(许家润是一个喜欢哭的小孩)

小朋友们都说,“不喜欢,因为他老是哭。”



因为不喜欢,所以小朋友们就会有意无意忽视他,排挤他。

还有另一个纪录片《幼儿园》当中,一个很淘气的小男孩正在下手没有轻重的拍打一个戴眼镜的小男孩的头。

小男孩肯定是不喜欢自己被打的,但是他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不满,于是最开始只是试图用搞怪的鬼脸去阻止这个行为。

但是并没有什么力度。

这个戴眼镜的男孩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于是任由那个小男孩打着自己的头。



内向和外向一样都是性格的一种。但是内向的孩子一样可以拥有很好的表达能力。以为内内不是自卑,也不是懦弱。

第二类:某一方面美好品质很突出

在纪录片《小孩的神秘生活》中,小朋友们最开始是不喜欢爱哭的许家润的。

但是后来在一次活动中,许家润敢把手伸进一个有活的正蠕动的章鱼的箱子中,去拿东西,而别的小朋友都做不到。

于是小朋友们又开始对许家润有了崇拜感,甚至全场都为他加油。

其实小孩子崇拜另一个人很简单。

别人都不敢触碰章鱼,但是他敢;别人都不会系鞋带,但是他会;别都不会写毛笔字,但是他会。



第三类:有规则感的孩子

在玩游戏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在乖乖做,只有他不遵守集体规则,我行我素。老师讲话的时候,也非要想在家里一样,插嘴说话,随地乱跑。

这样的孩子小朋友们也是非常讨厌的。

那么其实也是老师比较头疼的“问题孩子”,在纪录片《零零后》中就有这样一个男孩,最终园长也是和家长沟通了一下。

家长也说是自己对于教育孩子这方面不太懂,加上长辈也比较溺爱他,所以才导致了他性格出现了问题。



不过好在父母和老师能够站在统一战线上,规范好孩子的行为,最终这个孩子没有变得跋扈,成为了一个有着自己小性格的普通男孩。

总结来说,其实能够在幼儿园的混得开的孩子,就是孩子有足够的自理能力,一定的独立能力或者是一些额外的兴趣爱好。

并且能够关注到他人的存在,这样的孩子往往是自信的,懂礼仪的,这样的孩子孩子自然更容易受到别的小朋友的喜欢,更容易混得开。



想要培养孩子好性格,推荐由浙少出版的《歪歪兔情商彩图注音读本》。积累销量突破5000万册。

一共8册,分为逆商教育、社会交往、性格教育、财商教育、性教育、行为习惯、情绪管理、品格培养。



全方位帮助家长去培养孩子好性格,更适应幼儿园生活。

同时每个主题后面都有“给父母的话”,专家指导科学育儿,可以让父母们了解相应的儿童学知识,更好地解决育儿困惑。

另外一本就是由儿童文学作家,心理咨询师,中国原创绘本领军作家保冬妮创作的《“幸运的米拉”安全教育绘本》。

行为篇10册书正是通过小北极熊米拉的趣味成长故事教会3—8岁小朋友行为规范化。



比如《不许欺负人》告诉孩子打人是错误的行为、《我不胆小啦》学会勇敢,释放焦虑、《谁错了》学会承认错误,知错能改……



每本书后面还有教育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编写的相关童谣,朗朗上口,让孩子记忆更是深刻。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