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格暴躁,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这种情况!
在我们准备给孩子施加影响之前,要先明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结果。拥有温和性格的孩子是什么样的?比如,孩子有耐心、肯等待,遇事冷静不焦躁,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或者自己努力解决问题,能够主动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很多成人都没有以上的能力或品质,可见温和的性格并不是天生的,需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慢慢培养。孩子最能反映父母的样子,如果你感觉孩子的性格急躁,首先要看一下自己的性格如何?如果你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急性子,遇到着急的事情就会比较暴躁,那么你就不能怪孩子脾气不好,因为他是在潜移默化中被你影响的。
在早期抚育中,父母的影响占据了主要地位,孩子只能被动受教。父母本身的性格以及为人处世的方式,都会对孩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家长首先要先控制好自己。家长对孩子与平时说话语气要和缓,不要过于而强硬。有些家长跟孩子说话总是喜欢使用命令式的,这样呢就会给人一种压迫感,孩子也会学习父母的说话方式,当孩子出现脾气不好,要爆炸,发脾气的时候,家长首先要和让孩子镇定下来,让孩子不要生气。首先要对孩子表达理解。跟孩子说你现在很理解他此时的心情和情绪,但是现在急躁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等孩子冷静下来,再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正如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养育的过程中,尽量不要大吼大叫,因为吼叫就是急躁最直接的体现。比如孩子早上起床磨蹭,不肯睁眼,不愿刷牙,不会穿衣服,不好好吃早饭,而这时候上班快迟到的你大概早就原地爆炸,吼着叫着催他。不如先长吸一口气,冷静冷静,给孩子一个理解的拥抱,帮助他共同完成起床动作,再约定今晚一定早点睡觉。父母之间好好说话,代表着和谐的沟通氛围,在顺畅的交流环境中,每个人都获得自己的发言时间,能够顺利说出自己的想法,自然就不会急迫焦躁了。尤其是孩子受到能力水平的限制这个时候更要给他充足的时间听他说完。
犯错本身并不可怕,可怕是孩子连犯错的机会都没有,刚出现可能犯错的苗头,就被焦急的父母赶来灭火。没犯过错就不知道什么是对,父母说一千遍都不如让孩子实地体验一遍。性格急躁会带来处事鲁莽,让孩子吃一次亏,看到毛毛躁躁行事带来的后果,下一次遇到同样的情况,他就会想一想到底怎样做才值得。改变孩子的过程也是自我重塑的过程,没有完美的孩子,更没有完美的父母,当我看到孩子急躁的性格,我就知道自己肯定也有这样的毛病。父母和孩子互为镜面,清晰的照出对方的缺点,与其说是让孩子性格变得温和,不如说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会等待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