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具备的这些特质,对孩子有很好的引导作用,你做到了吗

文 / 小小心思鸭
2021-01-21 09:29

家长教孩子做人的道理,孩子教会家长如何去教人,这也是我们做父母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们在寻找最适合孩子的方式,家长和孩子总是在共同摸索,找到一个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但是有些方法是一定要坚持下来,在这长期的探索过程中,相信家长和孩子都会有很大的改变。

孩子在诞生下的那一瞬间,他的一言一行,所有的举止动作都是学习自己的父母,所以说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师,孩子在几岁的时候就会有自己的判断力,有时候我们父母教孩子一些道理,但是自己却没有以身作则的话,孩子会在心里默默地认为这个道理是没有用的,从而不听家长的话。所以要想让孩子听话,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清华有个校训叫做行胜于言。

我曾经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例子,小张的孩子不愿意去上学,从而跟妈妈说自己不舒服,想要装病,其实小张早就识破了孩子的把戏,知道自己的小孩是装的。但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教育孩子,让孩子产生深刻的印象,小张并没有直接拆穿孩子。小张说你生病了,那我们必须得去医院,要去看医生,要去打针,对于小孩来说真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最后孩子承认了自己是装病的,要求要去上学,小张这样的做法比讲道理有用的更多,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事情的严重性,告诉孩子口中话语也是要对它负责的。这样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所以,我们在面对孩子做错了事情时应该怎么样做呢?我们遇到孩子的任何问题,首先要有一个良好平和的心态,我们不要被孩子的情绪所影响,有时孩子大哭大闹,不讲道理,但是我们是大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教好孩子,而不是被他们的情绪影响。

有些家长就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在孩子令自己心情烦躁的时候,对孩子又打又骂,但是在事情过后,自己又非常的后悔。

其次是放手,有些事情要让孩子自己去做,而不是让我们替他去,虽然有些孩子胆子比较小,训斥孩子是不能让他们变的胆子大的,要做是鼓励这一方面,让孩子认为自己能够做成一件事情。虽然有时候孩子会面临失败,但是这种失败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经历过屡次失败之后,孩子对于失败的心态也会逐渐的改变,从一开始的非常沮丧,消极的情绪变得更加的乐观,重拾信心,更加容易走出失败的氛围,从而吸取教训,以防下次再犯失败会教育孩子避免同样的错误,从而能够更加容易得到成功。

成长这个词不仅仅是针对孩子的,对于我们家长也同样适用,而我们家长的成长就是给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好的成长氛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