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写作业太拖拉?打骂讲理统统没用,李玫瑾:得先培养学习习惯
孩子上学之后,写作业是最让父母头疼的事情之一。我们经常能够在网上看到各种有关父母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段子,真的是让人哭笑不得,不得不感慨父母是在拿生命教育孩子。
确实看到孩子写作业时磨磨蹭蹭,拖拖拉拉,相信几乎没有父母可以心平气和地去忍受。
也许最初还有点担心在孩子耳边唠叨,但是当孩子一次不听,两次不听,多次不听的时候,父母自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于是鸡飞狗跳的情况便会上演。

但是对孩子吼叫真的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吗?显然不是,否则也不会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孩子写作业束手无策。
现在的孩子仿佛软硬不吃油盐不进,不管父母好言相劝还是棍棒相加,孩子写作业拖拉的毛病似乎都难以改善。
对此著名的育儿专家李玫瑾教授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如果能够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必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1、懂得合理的规划时间
很多孩子作业拖拉磨蹭,其实是因为他们在时间上并没有明确的概念,所以才会导致他们写作业时总是想着去做其他事情,导致时间在一分一秒中被无形的浪费。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对他们的学习进行合理的规划,比如让孩子知道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知道什么事情是最重要的,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
当孩子对时间有了基本的概念之后,父母就要学会适当地退出,让孩子自己去安排他们的时间。

2、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现在很多孩子的学习都是被动的,在他们的主观意识里,学习并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应付老师和父母。
在这样的思想之下,孩子自然很难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很有可能退一步才会往前进一步。
只有让孩子真正地知道学习的意义,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认识到学习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其他任何人。
这样孩子的学习兴趣才能被激发,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3、正确的学习方法
我们会发现身边不同的孩子在学习上有不同的方法,但并不是每一种学习方法都是正确的,值得提倡的,如果孩子用错了学习方法,那么反而会事倍功半。
所以才会有一些孩子看起来平时很用功,可是一到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这很可能就是学习方法有问题。
学习不能盲目地死记硬背,而是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步骤。比如当天要复习当天的课程,然后预习第2天要学的知识,对一些重点难点的知识多花一点时间进行巩固等。
这些都能够让孩子在学习上事半功倍。

4、保持足够的专注力
课堂45分钟时间对于孩子而言是最重要的,如果在这45分钟里孩子没有认真听课,不知道老师说什么,那么即便在课后花再多的时间也无法去弥补。
所以只有在45分钟的时间里保持高度的专注力,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如果孩子上课思想开小差,那么在写作业时自然会磨蹭,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从何下笔。
但是如果孩子上课有着足够的专注力,那么学习的效率也会提高,毕竟作业对他们来说是轻松的,并非难事。

5、具有足够的自信心
虽然我们不提倡孩子盲目自信,但是基本的自信心还是要有的,因为在学习中有时确实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果孩子没有足够战胜困难的信心,那么很容易止步不前,甚至对学习失去兴趣。
随着孩子在学习中知识量不断地增加,孩子的内心也应该有更强的抗压力。
千万不能因为一次的失败就轻易的否定自己,时刻保持自信心,能够让孩子走得更远,至少不会轻易的在困难面前选择屈服和退缩。

6、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的重要性现在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起,在很多学校里,老师也会要求孩子每天做好课后阅读。
因为阅读并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的积累,只有坚持每天阅读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这种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作为家长,应该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孩子有机会接触除了课本之外其他各类书籍。这样不仅能够开阔孩子的眼睛,也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识积累,让孩子更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