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两岁”到底有多恐怖?这份“保命指南”,建议父母收好

文 / 高了高
2021-01-31 18:09

家长们有没有发现,2岁左右的宝宝,会突然变得不那么可爱了!脾气却大了不少,人也越来越难伺候。

明明做不到,却偏要自己来!拦着他,哭;不拦着,他做不好,还是哭!

热衷于唱反调,只要你说“不行”,他就一定要试试!

一天要说几百遍“不”、“不行”、“不要”,永远猜不透他想要啥?

这个是“我的”,那个是“我的”,特别霸道。

随时随地有新的哭闹理由!

脾气特别坏,经常推人、打人、咬人……

明明还是那个小娃娃,怎么性格发生了怎么大的变化?

“可怕的两岁”来了

这是因为传说中“可怕的两岁”,宝宝的第一次叛逆期来了。

儿童心理学家发现,孩子在2岁左右开始出现自我意识萌芽,开始向往独立、强大,同时又具备了一定了行动能力,孩子会开始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开始挑战父母的权威,变得叛逆不服管。

而且,2岁左右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尚未形成,思维也很简单,所以他会表现得喜怒无常,习惯用推、打、咬等暴力方式解决问题,

总之,2岁的宝宝花样百出的作,都是成长的必经阶段,父母引导好了孩子能从中收获不少好处呢!

这样做,轻松应对“可怕的两岁”

1、划范围,让孩子自己选择

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2岁的孩子会排斥家长的指导、命令,渴望自己的选择。这也是孩子频频“唱反调”的主要原因。

与其和娃硬刚,不如曲线救国,给孩子一定范围内的选择权。

把“快来穿衣服”换成“你要穿这件红色的外套还是蓝色的卫衣?”

把“来吃点水果”换成“你想吃苹果还是香蕉?”

总之,多和孩子斗斗智,以后回想起来也蛮有乐趣的!

2、除原则问题外,不约束孩子的行为

这个时期,孩子的一些行为看起来是“胡闹”但其实很正常。

比如孩子一定要先穿鞋再穿袜子,其实是因为2岁左右孩子的秩序感快速发展,孩子会开始对顺序较真。

家长不问青红的阻止,会导致孩子秩序感混乱,将来会有缺乏规则感,做事没有条理的问题。

所以,只要不涉及品行类的问题,比如打人;不涉及安全类的问题,比如玩火等,家长不用过多地约束孩子的行为。

3、帮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绪

2岁左右孩子会出现很多情绪问题,爱哭、爱闹、爱发脾气,虽然很麻烦但却是帮孩子发展情绪能力的好机会。

家长要学会将情绪说给孩子听,比如孩子因为生气推了你,你先不要急着发脾气,而是要问问他:“你为什么推我呢?是因为生气了吗?”

孩子可能原本不知道自己生气了,只是下意识地做出了“推”这个动作,但你说完他就明白了,原来自己很生气。

然后你要引导孩子说出他为什么生气,然后告诉孩子:“你刚才推我,我好难过!下次你生气的时候,告诉我好吗?”

让孩子明白他的情绪和行为会对别人产生影响,除了“推开妈妈”之外,还有更好的处理方法。

最后,抱一抱孩子,让这件事翻篇,多坚持几次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将有很大的提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