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对孩子大吼大叫,也未必能起到效果,不妨试试这十句话

文 / 育儿宝宝岁月经验
2021-02-05 18:09

当孩子们一天天成长起来,很多家长都会抱怨小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总会感觉力不从心。似乎讲大道理,细声细语的跟孩子说,对于这帮熊孩子来说,也未必能起到什么作用,然而不如强打强骂,棍棒之下会来得快一些。也许你会发现当孩子一天天长大,经常打骂对于孩子来说,危害是极大的,尤其到了小孩子成长的叛逆期,很多苗头就会出来,让生活还我们狠狠的一巴掌。

我们不妨学会用这十句话跟孩子交流,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用“你需要记住什么”替代“小心一点”

当孩子走一些危险的路或者做一些危险的事情,我们不妨提前跟孩子讲好,做什么事情之前要注意一些什么,以免会造成什么后果,这样让孩子大脑有一个反应和思考的过程,自己控制自己的行为能力。而不是一味的告诉孩子要注意要小心,孩子们的耳朵似乎都给这些话屏蔽掉了。

2.用“你想自己去做还是我帮你?”代替“我已经告诉你多少遍了!”

我们经常会发现,当我们催促孩子快一点走或者去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他们总是会磨磨蹭蹭,不按照我们的思路去做,我们不妨让他们自己去选择,“我们要出去了,是我给你穿鞋子还是你自己穿?”给他们一个选择的机会,这样独立的思考能力,胜过于命令。

3.用“我需要你做什么”代替“你把这个事情做了”。

我们都知道做任何事情,说任何话都要讲究技巧,当我们命令孩子,“你去把积木给我收拾起来!”,也许孩子会无动于衷,根本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宝贝,妈妈需要你帮帮忙,帮妈妈把玩具收起来”,也许这种舒缓的和温柔的方式,即使是成人也会乐于接受的。

4.用“哭也没关系”代替“不要哭了”

当孩子受到委屈的时候,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只会用哭来发泄,在我们大人的世界里,也许孩子的一些事不算什么,在孩子的眼里,那简直是莫大的耻辱或者委屈。当他们大哭的时候,我们不妨让孩子发泄出来,告诉他们想哭就哭吧,妈妈在你身边,永远会保护你,当你需要我的时候,我会一直守护在你身边。

5.用“无论如何我都会爱你”代替“你再这样做,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当孩子做一些错的事情,或者家长不满意的时候,家长喜欢习惯性的去说你再这样,我不喜欢你了,我不要你了之类的话,不过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无条件的爱着宝贝,给他们安全感和幸福感,这样他们负面的情绪或者错误的做法也会逐渐减弱或者消失。

6.用“我不同意怎么样,因为…”代替“不要这样去做”

孩子们总是喜欢探索和尝试新的事物,在我们大人眼里会觉得这样做是危险的是不可以的。如爬高、快跑、拿大水杯喝水,我们不要直接的告诉他们“你不要这么做!”,可以这样给孩子一个缓冲和判断的能力,“我不同意你拿着大水杯喝水,这样容易弄撒的”。

7.用“你从中知道了什么”代替“你这样做真丢人”

当孩子在犯错误之后,不要首先算盘的否定孩子,因为当他们实际经历之后,他们也认识到了错误,孩子需要的不是一味的埋怨。而是我们应该告诉他们,从这次错误中学到了什么,这样做会导致什么后果,下次不要这样做了,帮孩子分析全过程,让孩子对错误有更深刻的认识。

8.用“请怎么样去做”代替“不要怎样”

总是负面的否定的态度指责孩子,对于孩子的心理压力也是特别大的,我们经常对孩子说,“不要乱跑!”、“不要淘气”、“不要把玩具弄撒”等等,这些负面的话语,不妨转换成积极的方式,如“请慢点走!”、“请把你的鞋子放在鞋架”等等,一个合适的表达方式能让人更乐于接受。

9.用“在你生日的时候,妈妈在给你买玩具”代替“不可以买”

孩子总是对各种新奇的玩具感兴趣,不可能把所有玩具都买到家里,我们不妨设置特定的情景,如“在你考出多少多少分的时候,妈妈给你买”,“在元旦的时候,妈妈给你买”,“在你过生日的时候,妈妈给你买”,可以让玩具变得更加有意义。

10.用“停下来做点别的”代替“重复的牢骚”

当孩子做错什么事情,或者情绪十分激动的时候,我们不妨先让孩子平静下来,先去做点别的,先缓和一下气氛,当情绪平复下来的时候,再去分析和解决刚才的问题,也许这个时候的孩子,会把你的话放在心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