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发脾气、讲道理和……
作者 | 彬彬
来源 | 米蓝妈妈说育儿(ID:haomama23)
昨天和一位朋友聊到很晚,感触良多。
朋友一直自认为是个开明妈妈,她说这十几年来,从来没有打过孩子一下,认遇事总是耐心跟孩子讲道理,希望能和孩子和谐相处,共同成长。
我们恰恰忽略的一点就是,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反向思考:我的教育方法真的能打动孩子吗?他们真的会听吗?
01
停止无缘无故发脾气
看一个孩子和父母关系好不好,就看看他父母什么性格就知道。
妻子当场就坐在椅子上哭了,说你不是我,你自己常年在外面工作不回家,你没有经历过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撑着这个家的心酸,你永远都不会懂,如果我们的位置对调,你未必能做得比我好。
的确,人无完人,要想做到完全压抑自己的感情,是不可能的,谁都有急赤白脸的时候,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渗透在每个最日常的生活细节里,可能你的一句话,就能改变孩子的人生轨迹。
很多妈妈跟小编说,觉得自己脾气差改不了,但恰恰相反,你觉得改不了,是因为你提前给自己预设了心理暗示,认为“就这样了,就是改不了”,尝试做一些努力,你会发现,其实控制情绪,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呢。
02
无休无止地讲道理
你给孩子讲100遍道理,都不如让他们自己体验一次挫折教训来得更加有效。
我这么一说,她就更着急了,连声说那我现在还是开始做吧,要不明天别的小朋友都交了,就我没交,我怎么办啊?
我心里一阵窃喜:你终于知道急了......但表面上还是风平浪静:好呀,你觉得你半小时之内能做完吗?早点做完还能早点睡哦。
古人尚且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让孩子知道梨子的味道,你描述一千遍,都不如带着他亲口尝一尝。
03
忘了在哪里看过一句很扎心的话:
前年热播电视剧《小欢喜》里陶虹扮演的宋倩,就是很典型的自我感动式父母。
她为了孩子的高三操碎了心,用自己的话说:
“我起早贪黑地给你买菜做饭,照顾你的起居,我容易吗?我压力不大吗?”
“我就是你的老妈子是吧!天还没亮,我就爬起来给你蒸燕窝,我自己都没舍得喝一口,你呢?你妈什么都不对,对吧!”
光看着图片,我们就能感受到剧中女儿的窒息。
类似的话还有:
“我辛辛苦苦养你十八年,你知道感恩吗?知道体谅我吗?”
“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养大,怎么就养出了你这个白眼狼?”
父母说这话,无非就是为了强调自己多么辛苦,付出了这么多,还换不来孩子的理解和感恩。
但是,用这样强行“卖惨”的方式,是换不来孩子的感动的。
你越这样,孩子越疏远你,他们会觉得父母对自己的好,都是要求条件、要求回报的,这样,只会导致父母子女之前的代沟越来越深,甚至导致孩子做出更加激烈的叛逆行为。
对孩子好,是亲情的维系,是血浓于水、发自内心的体贴、关爱,希望他能成长为更好的人,而不是以此当做要挟、摆布孩子的筹码。
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我们家长不断努力提升自我的过程。想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其实真的不看孩子有多“懂事”,而是看父母有多注重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