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岁前,有样东西父母给足了,娃大脑发育好,长大更聪明
闺蜜生完孩子后,重心就完全放在了“如何培育优秀宝宝”上。她每天给自己安排得满满的:智力开发、音乐欣赏、名画赏析以及各类教育课程......
在给娃做早教上,闺蜜可谓不遗余力。
想必大部分的父母,都像闺蜜一样,希望能养育一个高智商的聪明宝宝。毕竟,谁都不愿意自家孩子落后。但你知道,孩子的大脑到底是怎么发展的吗?给娃做一系列早教,真的能赢在起跑线吗?
布谷妈正好在读《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这本书表明,孩子的头3年确实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并且书中讲述了孩子大脑发育的原理,以及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的方法。其中很多养育理念,或许能给父母们一些启发。

《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一书认为:宝宝的大脑,一开始只是小小的一撮细胞,然后根据功能分类,连接成一个被称为“突触”的网络。

没想到吧?我们的孩子生下来就会“上网”,而且他们大脑会自动摸索“网络”的运用:
2岁时,大脑“上网”需要的突触数量,就已经与我们大人相同了;
3岁时,大脑中的突触数量超过1,000万亿个--相当于我们成年人的两倍;
10岁时,大脑开始修剪,那些很少用到的“突触”会被淘汰掉;
青春期时,大脑进行第2次修剪和生长。
孩子的大脑发育,就像一盆肆意生长的花草,随着慢慢成长,会修剪成一株精美的植物。而他出生的头三年,又尤为重要。因为他会在大脑中奠定一个基调:
a我值不值得被爱?
b我有没有能力?
c外界是安全的还是危险的?
d我应该消极还是积极应对?
一旦孩子大脑奠定了某种基调,并且常用其中一些突触,那么剩下不常用的,就会被修剪掉。而孩子的思考方式和对外界的认知,很大程度受父母的影响。所以,我们不仅养育着孩子的身体,还在塑造着他们的大脑。

既然孩子的头三年这么重要,那我们给孩子做一系列早教,是不是就会促进大脑发育,提高他的智商?
未必。

孩子在0-6岁期间,确实有很多“敏感期”(比如手、口、空间、语言等等......)。如果我们能配合这些敏感期,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那么大脑的确会得到更好地开发。但如果我们让孩子过早地学习知识,特别是他没有能力掌握的知识,那对他大脑发育其实是有害的:
- 比如数学,如果大脑还没有发育到掌握“数”和“量”的概念,但为了学习,它就会拼凑出一个“线路”。而这个“线路”,往往会比正常发育时效率低很多。并且不幸的是,这个低效线路,会成为以后的固定线路。
2、正因为孩子用的是低效线路,父母难免会怀疑:“这孩子怎么这么笨?教了这么多遍还做不好。”孩子在你的否定中,也会否定自己,慢慢形成“我不聪明”的信念。这种不自信,很可能会影响一生。

这其实,就是“揠苗助长”的故事。
三:有样东西父母给足了,大脑发育才更好既然在孩子生命早期,不能着急地教知识,那意味着我们什么也不做,让孩子自由生长吗?
当然不是。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出生后头3年,大脑的发育,完全在于与他人的情感链接。
心理学家简.M.希利也认为:“孩子的大脑,塑造他的行为,而行为,又反过来塑造大脑。”也就是说,孩子3岁前,最需要学习的东西,不在课本里,不在电视里,而在行为上。
这个“行为”,其实说的就是我们与孩子的“情感链接”。
3岁前,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是他大脑发育最重要的营养来源。他在这3年里学到的东西,决定了大脑进行“修剪”时,应该保留什么以及遗弃什么。孩子的智商,也就是在这3年里奠定了基础。
当然并不是说,这3年大脑是怎样,以后就怎样。大脑也跟孩子一样,是不断成长的。只是如果我们能把握好孩子出生的头三年,与他进行足够的情感链接,那他的大脑会被塑造得更聪明。

《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一书,在提到父母与孩子如何进行更好地情感链接,塑造更聪明的大脑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父母可做参考:
1、回应宝宝的“信号”
及时回应宝宝的信号,就意味着:
他朝你咿咿呀呀学语时,你会带着笑脸去回应他;
孩子哭闹时,你会检查他的身体、照顾他的情绪,而不是相信所谓的“婴儿哭不抱,不哭才抱;
孩子渴了、饿了,你会及时满足他的需求。
......
当宝宝的需求,能被父母及时感应和满足时,宝宝就能学会信任,并且构建安心、从容的大脑模式。我们对孩子需求回应得越多,就越容易识别出他的信号,也就越能建立更牢固的情感链接。孩子越放松,他学习东西也就越快,越容易。

2拥抱和说话
曾有研究表明:孩子除了会身体饥饿,还会“皮肤饥饿”。
孩子如果长期得不到父母温柔地抚摸和拥抱,那他情感上就会出现“饥饿”。这会严重影响大脑的发育,导致孩子对外界反应迟钝。多拥抱孩子,会让他感受到自己是被爱和接纳的。

另外,我们多跟孩子说话、讲故事,会让他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并且没有功利性地读绘本,能让孩子在认知和语言上发展得更好。因为在轻松的环境下重复学习,他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汲取知识上。
3和孩子一起玩耍
通过玩耍,孩子会探索各种角色和个性,其实也是在不断表达自我。孩子在玩耍中,能接触不同的新事物,打开认知。也只有通过玩耍,孩子的好奇心能得到极大的满足。
我们在与孩子一起玩耍时,不仅能建立亲密的情感链接,还能趁机教给孩子生活中的常识,激活大脑中的链接。

4欣赏孩子的优点
父母爱孩子,我们都知道,但有时候,孩子并不知道。因为我们常会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责骂孩子。而孩子的思考方式很直接,你骂他,他就以为你不爱他了,情感链接也就断开。
多欣赏孩子的优点,多肯定孩子的努力,多鼓励孩子的行为。当孩子感觉更好的时候,他会做得更好。少一些惩罚,多一些耐心和指导,让孩子相信自己是有归属感的。

布谷妈妈说:
我们总是很忙,忙得都没有时间好好陪孩子。但当我们慢下来,在孩子3岁前,多和他互动,建立牢固的情感链接。这便是非常好的“早教”,为孩子的大脑发育打好基础,等他长大后也就更聪明。这其实,就是赢在了“起跑线”。
每日一篇科普原创,解决育儿路上百种难题,喜欢就关注吧~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