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上进怎么办?父母善用“标签效应”,让孩子懂得自律

文 / 育儿观察家
2021-02-14 09:25

随着社会开始快节奏发展,不少年轻人都在焦虑式地进行学习、生活,对待任何事情都逐渐失去了耐心,也没有足够的热情。

这就导致现在的人都很没有上进心,社会也会随之缺乏足够推动力。

1学习成绩差,对学习提不起兴趣

孩子要是不上进,那么在学习上就会很慵懒,渐渐地就会失去学习积极性。而这样的孩子在课堂上是没办法吸收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反而那些课本、文字对他们而言就好似一张张催眠咒,久而久之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会越来越差。

而学习一差,孩子发现自己跟不上学校就会自我放弃,对学习提不起兴趣。

2缺乏积极主动性,工作存在竞争劣势

在工作上,孩子要是没有上进心,没有足够的自驱力,那么他们就会对工作不上心,做事也不积极主动,缺乏一定的热情,自然工作效果可想而知了。

而面对竞争压力如此大的社会,他们从来不缺人才,对于这种缺乏积极主动性的孩子来说,他们会选择性淘汰。这样其实损失最大的是孩子自身,而非社会。

3漫漫人生路上迷失自我,变得堕落

当孩子发现自己没有上进心换来的是学习不成功、工作不顺利之后,就会发现自己的人生一塌糊涂,久而久之心里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长久下去,这样的孩子不是选择借酒消愁就是选择逃避现实,再者就是在家里当啃老族。

逐渐地在过往人生中,他们并没有品尝到成功的滋味,反而一直以失败者存在,心理难免会有负担。

由此可想而知,人生要是缺乏上进心,那该是多么可怕的局面。父母应该要善用“标签效应”让孩子懂得自律。标签效应就是让父母想要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为其贴上正面标签,从而激励孩子去成为这样的人。

1以身作则,言而有信,做好表率

有时候父母为了让孩子听话会提前跟孩子立下不少家庭规矩,而面对这些规矩,不论如何父母都不能因为一时情绪冲动从而破坏他们。

否则在父母的带领下,孩子也会想要去触碰这些规则,对彼此造成严重的伤害。要是父母能够以身作用,言而有信,更为重要的是为孩子做好表率作用,那么孩子就会在父母的影响下变得更好。

2加强沟通,适当透露自己心愿

父母首先要问自己想要孩子上进的原因,并且在跟孩子沟通的过程中,父母不要一味强调自己的心声,而是要引导孩子去理解自己的心愿。适当向孩子传达自己的心愿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有助于孩子朝这个方向进行努力。

比如父母希望孩子做成一件事,那么父母可以先引导孩子做成这件事之后的想法,这样有助于孩子思考,并且为其埋下种子。

3多鼓励和夸奖孩子的行为

要想孩子上进那么就应该先让孩子有足够的自信心,多少孩子都是因为自信心不足从而放弃了上进心。那些成绩差劲的孩子也不是一开始就很差劲的,而是到了后期由于自己跟不上老师的进度从而自暴自弃。

所以父母想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从鼓励和夸奖孩子的行为开始。适当鼓励赞美孩子能够让孩子的热情更加高昂,让孩子的进取心更足。

孩子在某种程度上是父母的缩影,要是孩子出现不上进不热情的情况,那么多数是父母的原因所在。所以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