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怎样的家庭教育?做好这几点,孩子学习有后劲

文 / 用心教育
2021-03-03 18:35

现在的家长都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非常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现在的竞争这么激烈,万一孩子成绩不好,考不上一个好大学,今后路就没那么好走了;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是这么想的。

可是,很多孩子小学学习成绩不错,可到了初中就不行了;也就是学习没有后劲;

怎么保持学习后劲,这就是家庭教育要解决的问题;

孩子在小学阶段,我们不仅仅是要盯着孩子学习成绩,在家庭教育中,还应该从这样几点着手:

1、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家庭教育,培养兴趣是最重要的事情;

培养孩子的兴趣非常重要,孩子对学习有了兴趣才有后劲;学习成绩好不好,最重要的就是对学习有没有兴趣。

除了学习兴趣,也应该培养孩子学习之外的兴趣。

在小学阶段,家长可以让孩子广泛接触各种健康有益的东西,扩大视野,并帮孩子培养一两种兴趣,然后鼓励孩子坚持下去;

孩子有了这些兴趣爱好,就不会去沉溺手机;

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制造一切机会,让孩子能应用他学到的知识;比如看到广告,跟孩子讨论上面的字词;让孩子帮忙计算家庭支出,等等;孩子能用得上学过的东西,就能体验到学习乐趣和满足感,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

保持学习兴趣,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自信,孩子的学习成绩才能越来越好;

2、习惯

  • 时间管理的习惯:做事别拖拖拉拉,讲究效率
  • 专注的习惯:做事就认真做,别三心二意
  • 阅读的习惯:喜欢读书

优秀的孩子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喜欢读书。

阅读不仅可以促进语文的学习,还提升孩子综合素质,开拓孩子的视野。

阅读习惯要靠家长来培养,一旦阅读习惯培养起来,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 益,会让孩子终身受益。

家长要注意的是,在培养孩子新习惯和新兴趣的时候,家长是要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的。 特别是在孩子学习生涯的起步阶段,家长要陪孩子做作业和阅读,持续至少1-2个月,帮助孩子养成习惯了再放手。

家长一定要花时间和精力陪着孩子一起成长,不能偷懒。

3、性格

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性格。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当学生意识到您的教育意图时,教育作用反而难以凸显。

每个孩子本身都是一张白纸,是把孩子变成一幅精美的图画?还是一幅乱糟糟的涂鸦?这是每个家长在漫长的教育里要思考的课题。

教育的艺术在于无痕,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进行,让孩子成就最好的自己。

我们的家庭教育应该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不让孩子感受到压力,用家庭的力量影响和成就孩子。

让孩子成为优秀的人,关键是孩子的性格,而不是孩子的学问。

1、家庭和谐美满,家庭氛围民主和谐都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阳光心态。

2、父母要花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

孩子教育的最大责任人是家长,家长不能抛弃这个责任。

3、让孩子开眼界可以培养孩子阳光性格。

眼界决定境界,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出去看看大千世界,同时让孩子参与进来。

家庭教育做好了这几点,孩子学习才有后劲;孩子们的竞争是长跑,不能只看眼前。

高级心理咨询师,专注 孕产心理健康、儿童心理与儿童教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