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孩子一生的阅读习惯,家长不能不知道的4件事!
我们都知道,书籍是知识的海洋,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在书中我们能够获得知识,修身养性。独立阅读也是孩子掌握知识,接触世界的重要途径。因此早期教育中,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是让孩子受益终身的事。
有研究表明,早阅读比晚阅读对孩子的语言能力、理解能力、阅读能力都更有利。教孩子阅读不仅能够增加宝宝的知识,而且有利于开发孩子的智力和想象力。
但是,如何培养幼儿早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呢?

首先,孩子识字的数量影响阅读的效果,需要家长有意识的提高孩子的识字量。识字量不高,孩子读不懂是家长教孩子阅读遇到的最普遍问题。但识字和阅读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两部分,汉字积累的过程能让孩子更加理解语言和汉字的关系,在滑板车识字App中,通过逐字联想讲解,让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记住汉字,并通过组词加深记忆,扩展孩子语言思维,让识字变得简单。很多宝妈反映用滑板车识字,跳跃的动画以及生动的讲解让孩子对认字产生了不小的兴趣,同时没有过多的游戏绘本,识字节奏简单轻快,是孩子启蒙教育的好帮手。如此以来,孩子的识字量和语言能力及阅读能力都能获得极大的提升。
其次,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识字量虽然影响阅读的质量,但阅读效果的好坏绝不只有识字量决定的,让孩子重视阅读,家长也要创造好的阅读氛围。如果在家大人们经常看书,幼儿受到影响,自然也就先学会重视阅读。在孩子1岁多的时候,可以拿丰富的婴儿画让孩子先感受;在他2-3岁的时候,坚持讲故事给孩子;等再大一些,要经常读书给孩子听。不要管孩子是否听得懂,不要丧失信心,正是从大人们读书给他们听开始,幼儿发展了他们在概念上对阅读的理解,这将决定他们学习阅读的能力。

第三,多使用书面语言。书面语始终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学习阅读也是通过一系列的方式去弄懂书面语言的含义。对刚刚捧起书本阅读的幼儿来说,这意味着他开始思考言语和文字的关系。在探索其一致性时,他们先是明了图画与文字是有区别的,开始明白黑色的“符号”是写下来的话,开始领会到口语与书面语之间有所不同。幼儿从降生后第一次听到说话以及后来注意到书面语,是开始阅读的第一步,电视里的商业广告、食品盒上引人注目的商标都自然地向他们介绍了书面语。如果家长们从幼儿学习说话开始,就有意识地多使用书面语言,对幼儿及早地跨过阅读关是有利的。

最后,为孩子精心挑选合适的读物。学习阅读必须从阅读中去学习,应当尊重儿童愿望和考虑他们的智力发展的现实需要。如果读物内容儿童很难接受或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距甚远,孩子会因为失去信心或兴趣而放弃,如果读物的内容越来越简单,读来越发容易,效果也不会好。因此,我们应该由易及难、由浅及深地选择那些寓知识于趣味之中的简易读物、初级读物、连环画、童话、故事、诗歌、传记、字典、参考书、小说、非小说书刊等等。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可以把孩子带到图书馆去让他自己选择书籍了。
当然还有值得注意的是,当孩子阅读完一段文字后,鼓励孩子叙述出来。当孩子发现,他把书上看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能引起别人的兴趣时,他会感到兴奋和自豪,或许便由此产生了阅读更多的书的愿望。因此,大人们应该学会以赞赏的口吻表扬鼓励孩子有益的阅读活动。当他讲错了或讲得不够好时,家长注意不必象对待学生似地认真纠正。有些儿童不爱阅读就是由于家长不尊重他的智慧和自尊心,一味地指点纠正,可能会适得其反。

阅读是长期发展的各种能力的综合,要教好孩子阅读,家长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是必要的。点关注分享,下次滑板车分享各年段孩子适合读的书籍哦
图源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