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存在这些行为,只会把孩子养废

文 / 育儿简报经验
2021-03-10 00:27

目前在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很容易被家长忽视,但实际上却对孩子的影响很深。父母看孩子叛逆,不顺眼,怎么管教都不听,却是因为根本不懂孩子,也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式来对待孩子。

孩子的成长要慢慢来

现在教育上的竞争,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甚至当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家长就已经给孩子报名了各种早教班。我们总希望孩子能快点长大,恨不得他们一下子就变得听话懂事,却忽视了成长本身就是件需要耐心和慢慢来的过程。

一棵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一朵花苞慢慢绽放,都是需要等待的,孩子的成长也是一样。放慢脚步慢慢走,让孩子在自己的成长轨迹上慢慢来,不因为孩子的懵懂而感到急躁焦虑。相信所有的等待都能够开出花朵。

不要让孩子变得千篇一律

孩子应该是多彩的,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想法。

我们常说孩子的想象力是最丰富的的,他们能想到绿色的天空,会说话的小鱼,老虎和小鹿生活在一起。成年人在这种想象力面前自愧不如。

可是有些教育将孩子们的想象硬生生地框在现实之中,残忍地告诉孩子这些是不对的,正确答案应该是什么样。在孩子的世界中,万事万物都是变化多端的,从来没有正确答案一说。用成年人的现实标准来禁锢孩子的想象力,无异于剪去小鸟的翅膀,让他们再也没有办法翱翔于天空。

不要培养只会学习的孩子

现在依旧有家长存在唯分数论的想法,认为孩子学习好就是唯一的目的,除此之外,其他的都不重要。

但是,在学习之外,也同样有许多重要的事情需要培养。即便是在学习上,让孩子知道自己究竟为什么而学也是重中之重。有些孩子根本不理解学习的目的,只是觉得家长让自己这么做,自己不好好学习会让家长生气罢了。至于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却从来都没有考虑过。

这样的孩子,只在家长的要求中长大,压迫式的教育不会给孩子带来独立思考的能力,更不能让孩子在成绩的进步中获得优越感。

苛刻的要求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胆怯

不满足于现状,一次又一次地拔高给孩子的目标,如果孩子无法达到要求,就会挖苦孩子。有一部分家长利用这种方式要求孩子,当孩子考到95分,家长会说,怎么别人能考一百,你就不能?当孩子考到一百分后,家长却又说,不要因为一次考得好就松懈了,别人迟早会超过你。

即便考得好也得不到表扬,当父母的期待一次高过一次,孩子只会在这种打击中逐渐走向毁灭。

培养孩子,首先要理解孩子。只有理解,才能让教育真正地成为培养孩子的沃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