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迎难而上,绕过去不行吗?被曲解的挫折教育耽误了多少孩子!

文 / 童年智造2019
2021-03-10 00:43
作者 | 筱恬来源 | 果壳童学馆(ID:guokr_kid)如今,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重视孩子的挫折教育,认为挫折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抗挫力,培养孩子挫折下的承受能力。这样的想法,其实是很片面的。
当孩子遇到大的挫折,遇到跨不过去的障碍时,除了承受,除了努力跨过去,还可以选择调整路线绕过去所谓的挫折教育,更恰当的表达是教会孩子面对挫折,以及跟挫折相处的能力,即“逆商培养”。今天的文章,就来具体探讨下,如何培养孩子与挫折相处的能力,即“逆商”,文章有理有据,还有观点,有实操,很有参考意义。什么是逆商?逆商,指人们面对逆境和挫折时的心理状态和应变能力,也叫逆境商数、挫折商或逆境商,是由美国学者Paul G Stoltz于1997年提出的概念,逆商越高,抗挫力越强。 它包括了以下四个纬度:
  • 掌控感(Control)

即面对挑战与困难时的态度。逆商低的人往往会退缩畏难、妄自菲薄:“这个事情太难了,我不行”、“我放弃了,做什么都没有用。” 而逆商高的人在相同情况下则会更加乐观自信:“这个可真难办,但我一定能做些什么!”、“总会有办法的,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想要获得掌控感,首先就得拥有“任何事情只要努力,都能办到”的韧性和决心。
  • 归因及担当力(Origin & Ownership)

即个体在逆境发生时是否会担起责任、改善现状。 与逆商低的人相比,高逆商的人往往更有担当与执行力,并且更善于归因。他们能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也愿意承担由此所产生的后果。
  • 影响度(Reach)

即对逆境影响范围与程度的把控。逆商低的人会“由点及面”,把糟糕的情况延伸到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无限放大。而高逆商者却能把问题的负面影响范围仅控制在当前的事情上,并使对自己的负面影响程度降至最小。
  • 持续性(Endurance)

指逆境对个体影响的持续时间。逆商低的人往往会长期深陷其中摆脱不了:
  • “我永远都学不好这门课程了。”

  • “情况再也不会变好。”

  • “我的生活会一直糟糕下去,这辈子完了。”

高逆商者却会认为困境只是暂时的,一切都会好起来。 以上这四方面,简称为逆商的CORE四纬度。目前,在测量青少年儿童逆商水平方面应用最广泛的逆商反应量表(Adversity Response Profile,简称ARP),就是由这四个纬度所组成。为什么要重视培养孩子的逆商? 为什么强调要培养孩子的逆商?简单来说,是为了让他们能更好地与挫折相处。 人生是一条长长的路,一路上会遇到各种大小不一的路障,这些正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困难与挫折。有些障碍比较小,孩子经过时一抬脚就迈过去了,说明孩子的能力能够驾驭这些困难。 而有些障碍对孩子来说很高,他们或许会绊倒、会被吓懵——如何在发现这些障碍时,巧妙地调整路线躲开它们?如何在绊倒后尽快爬起来?如何在短暂惊吓之后,尽快恢复自信开朗的好心情?这一切,正取决于逆商在发挥作用。 而高逆商,甚至会在重大挫折面前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帮助孩子逆风翻盘。 上世纪五十年代,儿童心理学家Emmy E.Werner曾进行过一项长达32年的跟踪研究,研究对象是夏威夷 Kauai 岛上的儿童。这是一个贫穷的小岛,其中有201个孩子,在儿时经历过一些超出儿童正常情感发展承受度的压力性事件,比如巨大的家庭变故、成长环境充满激烈矛盾、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遭遇躯体虐待和情感虐待、长期被忽视等。这些都是人生路上的“超级路障”。 Werner的研究发现,这些“高危儿童”中有三分之二(129人),到10岁时已经出现智力和行为方面的异常,或者到成年以后就已犯过罪。但还有三分之一(72人),在青少年时期智力和行为都很正常,并且成年以后很有出息,成为了自信、能干、有爱的人,家庭幸福、事业有成。总结这一部分孩子的相似之处,具体表现为:
  • 知道自己所处不幸,并敢于承认这一切,绝不逃避;

  • 面对逆境不自暴自弃,而是尽快适应并调整自己,始终积极面对不幸;

  • 坚信未来由自己掌控,并为此不断努力。

可见,有的孩子,直接被磨难打趴下,再也难以翻身;也有的孩子,因为高逆商而绝地反弹,彻底摆脱不幸,成为了最后的赢家。此外,还有很多研究均表明,高逆商对人生多方面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比如,逆商越高,个体体验到的消极情绪更少,抑郁水平更低;罹患身心疾病较少,往往更加健康长寿;同时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所以,它对孩子的重要性,不应该再被低估。培养孩子逆商,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要培养抗挫力,必须打击孩子? 目前普遍有一种看法——现在的孩子之所以那么脆弱,动不动就自杀,正是因为他们的生活过于顺风顺水,缺乏挫折的历练。 所以,为了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不少父母会刻意为他们制造困难。比如:
  • 故意在子女面前扮穷,节衣缩食、隐瞒家庭真实条件;
  • 对子女的任何行为都打压贬低,觉得打击多了,孩子自然会坚强;
  • 从不会满足子女的任何需求,认为不能让孩子有不劳而获的心理;
  • ……
这样真的管用吗? 大量研究表明,童年逆境对孩子一生的身心健康状况有着强烈的负面影响,ACEs经历越多的孩子,长大后罹患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心血管疾病等多种身心疾病的概率会越高,同时事业上的发展也会越发不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