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不要让你手中的手机毁了孩子的教育

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和功能优化,人们对手机的依赖也越来越强。
低头族,手机控这些词的热度也越来越高,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逐渐被手机上各种APP软件所取代,朋友聚会变成了各玩各的,过年拜年也被微信群发所取代,哪怕是回到家里,也是手机不离手,放弃了忙碌一天仅有的与家人交流的机会。
与此同时,近几年,越来越多心理问题被归结为原生家庭的影响,家庭教育也逐渐被年轻家长所关注,重心也从过去完全的看学习成绩说话,开始注重孩子的心理成长和情商培养。
但我们可以看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愈演愈烈,任性、叛逆、自私,孤立,不懂感恩成为了让很多家长头痛的问题。

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无论大人孩子,都逐渐沦陷为数字技术的奴隶,家庭关系在不断被手机网络所吞噬,亲子之间的沟壑在不断的扩大。
大数据统计,普通成人每天查看手机60到110次。不得不说,智能手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便捷,可以让我们随时查收我们想要获取的信息,但是,随之带来的,可能就是,当我们听到短信或者邮件提醒时,我们往往都会选择立即停止对话,哪怕是和最爱的家人的交流,而是去看看那个没有丝毫感情和思想的手机。

在某位专家的讲座中,当问到大家,“都有谁会在上厕所的时候带上手机”的时候,大部分的人都举起了手。可以说手机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一种心理依赖。
更为让人担心的是,研究统计显示,自我们拥有智能手机以来,感受孤独和被孤立的人的占比增加了40%。
前段时间,有一部在网上疯传的公益短片《放下手机,多给家人一些陪伴》里面,父母因为沉迷于手机,忽略了与孩子的交流,让孩子内心倍感孤独,小女孩说的最扎心的那句“爸爸妈妈说他们最爱我,可我觉得他们最爱的是手机“不仅让人觉得又心疼又心酸。
片中所反映的问题,其实就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里不断的上演着。
曾经在电视上看过一档少儿歌唱比赛,一个不到10岁的小男孩演唱了一首筷子兄弟的父亲,让在座的评委和现场观众都为之动容,当主持人问到孩子,为什么要选择这首歌,孩子说是唱给爸爸听得,他希望爸爸平时可以少玩手机,可以多拿出点时间陪陪他,在场的父亲羞愧难当,感动之余也向儿子道歉,表示一定改正自己手机控的毛病。

这其实只是一个缩影,如果你是一位家长,当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扪心自问一下,你是否也在上演着同样的错误,你是否听到了孩子内心对你的呼唤呢?
多少家长把孩子的自私,孤立,不善交流归结到孩子性格问题或者能力问题,用代沟来为孩子的叛逆给自己找借口,又有多少家长真的能够自省一下,你是否真正做到了一个父母的本分,真正的把家庭教育作为自己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责任和担当呢?
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希望能够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希望孩子可以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那就请你放下手机,在以下5个关键节点上多陪伴一下您的孩子。

1,上学前
不论还是处在什么样的学龄阶段,出门上学前肯定一家人都是忙前忙后的,或许此时,你的孩子正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与你沟通,听取你的建议,这正是你树立威信和信任的时机,因为此时的孩子需要的正是你的重视和支持。
所以建议父母尽可能的在孩子起床之前,处理完所有事项,不仅可以缓解在孩子上学之前自身的内心焦虑,而且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孩子的需求。
2、上学路上
”要求背诵的课文有没有背过“,”老师今天要听写的单词有没有记住“,”还有没有落下的东西“,这都是大部分孩子在上学路上,内心经常会出现的心理焦虑,如果此时你还在只关注手机里的内容,而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那么就无法给予孩子情绪的抚慰,让他觉得不被重视。

3、放学接孩子
当你去接孩子的时候,请把手机收起来,把注意力放归到孩子的身上,因为他们可能需要把这一天所经历的成功失败,感悟乐趣与你分享,这也是孩子一天中最具有仪式感的一天。如果你此时拒绝了他的交流,他会觉得你对他的生活不感兴趣,久而久之他也会对学校生活产生抵触。
4、晚饭时间
晚饭可能是一天下来,一家人难得坐到一起的相聚时间了,所以无论你有多忙,请你珍惜这珍贵的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陪孩子和家人多沟通交流,也是你言传身教的最佳时机,你的言行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5、睡前时间
无论孩子多大,互道晚安也是一种重要的仪式感,他们此时需要家长的关注,为了更好的孩子进入睡眠状态,作为家长更需要以身作则,在睡前至少一小时,就应该和孩子一起停止所有电子产品的使用,来陪同孩子一起放松精神,整理情绪,做好睡前准备。

除了以上五个节点,节假日也请您尽可能的放下您的手机,多陪伴一下您的孩子,不要埋怨孩子和你不亲,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支持,他们更需要的是您真正走心的关注重视,哪怕只是陪他做一点他喜欢做的事情,都可以让他开心很久,甚至铭记一生。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等他长大了,成家立业了,那时候可能就不是他需要你,而是你需要他了的陪伴了,而到那时,他是否愿意多与你亲近,多陪伴于你的时间,是与你今天的陪伴分不开的,所以,放下你手中的手机,做一个真正可以走进孩子内心深处的家长吧!
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着,原我们每天都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