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家庭早教有误解吗?可别不小心走进误区!
早期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婴幼儿的教育,更是对父母和养育者的教育。如果父母的教育水平不够,心理素质不足,很容易就会走进家庭早教的误区。例如,家长不准孩子掰手指数数,有些父母,在教孩子数数的过程中,看见孩子掰手指数数,会连忙阻止孩子,并且让孩子在心里默数,家长认为掰手指会影响孩子的思考,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实际上,这种做法并不科学。孩子数手指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这样从具体的东西感知数量对孩子的认知是有利的,家长甚至可以拿衣扣和玩具等道具让孩子数。

家长的过分溺爱也会伤害孩子,有些家长过于呵护孩子,为孩子扫清一切障碍的做法很容易让孩子失去学习的能力,家长应该大胆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收拾自己的玩具,自己吃饭,摔倒后自己爬起来等等,这样才能让孩子获得成就感,从而得到成长。
对于孩子的兴趣家长也不能忽视,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多留心孩子的兴趣点,抓住关键才能获得好的教育效果。如果孩子表现出对F1的兴趣,就多给他提供一些赛车的图片,多讲讲有关赛车的知识。如果孩子表现出对烹饪的兴趣,就多带孩子去超市转转,趁机给他科普各种食物的来源、味道和营养成分等。看书时也是一样,如果孩子对故事情节兴趣缺缺,反而更关注画上的七星瓢虫,那就多跟他说一些昆虫方面的话题。总之,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父母需要细心观察,灵活处理。

在孩子学习语言的阶段,不要总是指责孩子的发音,这里不对,那里不好。孩子刚开始肯定会有吐字不清晰、发音错误等问题,这时候家长不能嘲笑他,也不能调侃式地模仿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正确的发音重复一遍孩子的话,在父母若无其事的影响中,孩子很快就能发出正确的读音了。

父母平时可以多带孩子去动物园、海洋馆等等地方,这些场所的意义并不仅仅是让孩子认识动物和植物,而是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引起他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这是能让孩子发自内心好学的关键,孩子多接触一些外面的世界,是很有好处的。
家长要对孩子使用电视和手机的时间有所节制,不要因为孩子能重复某句广告词,就觉得这对孩子的学习是有益的,实际上,这是对孩子强大语言模仿能力的一种浪费。电视并不能做到与孩子相互表达,反而局限了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所以,家长要对孩子使用电视的时间有所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