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教育:发现幼儿撒谎怎样对待?父母都希望,孩子有诚实的品德
文丨孩童教育
发现幼儿撒谎怎样对待?

父母都希望孩子有诚实的品德。一旦发现孩子撒谎,家长非常着急,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但必须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仔细观察分析孩子撒谎的原因,切不可性情急躁,不分青红皂白地责怪或打骂孩子。

否则,将会事与愿违。幼儿撒谎行为,有时是因为害怕,想逃避指责或惩罚。这多数是因为家长平日教育方法不当,孩子有过挨打挨骂的体验,怕把真实情况讲出来又要挨打挨骂。
为此,就编一套谎话企图搪塞过去。例如:有个孩子把一把新梳子弄断了,含着眼泪去告诉妈妈,说自己不小心把梳子弄断了。
这是一种诚实的行为,应该受到父母的肯定。

可是,这位妈妈从女儿手中夺过这把弄断了的梳子就朝孩子头上打去,还大声吼着:“看你这个败家子,刚买回的新梳子就弄断了!”过了不久,孩子又把一个小花碗打破了。这次她再也不敢承认自己打破了碗,而说是小猫打破的。
妈妈也不了解真实情况,就骂小猫去了。小孩感到说谎话可以不挨打不挨骂,慢慢就会养成撒谎的习惯。这显然是由于家长教育方法不当所造成的。在孩子中,有时也会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编造谎言。
例如有一个幼儿把布娃娃的腿弄断了,却跑去告诉妈妈说是邻居的小孩弄断的。这是为了掩饰自己的过错。

还有一个孩子,妈妈叫他拿几块糖给小伙伴吃,他却私自藏几块糖,只给小伙伴一块糖,这是为了自己多吃几块糖而说谎。
也还有这样的孩子,由于喜爱一把小刀,私自把同伴的小刀拿回家,还欺骗父母说是别人送给他的。
当父母第一次发现这种行为时,不要当众训斥和打骂孩子,但也不能认为是“小事”放任不管。
要耐心细致地正面积极引导,鼓励孩子说出真实情况,当孩子能承认自己的错误时,父母应肯定或表扬这种诚实的行为。要针对孩子说谎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方式帮助幼儿分清是非。

可给幼儿讲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树立诚实的榜样,说明不诚实的恶果,逐步懂得诚实可贵,说谎可耻,培养孩子诚实的美德。孩子说谎的原因多数与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有关,一种是父母本身言行不一致。另一种是父母对孩子的言行不注意观察。
再一种是父母偶然发现孩子有说谎的行为时,就过分急躁,既不了解原因,又不耐心说服教育,以为打骂一顿才是严格教育。
其实这样既不能教育孩子明辨是非,反而为孩子下一次再说谎留下了祸根。
最后因此,家长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平时要细心观察,把不良行为消灭在萌芽之中,只有抓早、抓细,才能防微杜渐。

发现孩子撒谎,必须首先弄清楚撒谎的原因,然后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
如果是父母本身有说谎行为,就要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也应向孩子承认自己说谎是错误的,并决心改正。家长说真话,事事注意作榜样,孩子耳濡目染,必然受到良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