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智力越早越好,对婴幼儿,要抓紧进行早期教育

文 / 互联网幼儿教育
2021-03-14 18:37

开发智力越早越好,对婴幼儿,要抓紧进行早期教育。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对上千名儿童的追踪研究证明,五岁幼儿的大脑已达到成人脑重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四岁前智力的发展,跟四岁到十三岁期间的智力发展是相等的。所以,在四岁以前给予大量适当的教育,对儿童智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现实生活看,孩子一出生,就有个吃和睡的教育问题。有两个同居的婴儿,出生先后只隔一个星期。

早生的一个,一哭,母亲就给奶吃,不饿也吃,形成了吃零食的坏习惯,睡觉要抱着,还要摇,要拍,结果,非这样就不睡。这些坏习惯,到了两岁还是改不了。迟生的一个,母亲给他吃饱了奶,就让他躺着,开始时,哭闹了几天,慢慢地,婴儿也就习惯了,困了就睡,即使不睡也能睁着小眼睛安静地躺着。两个月以后,大人逗着他玩,他就会高兴地发出“哦”、

“哦”声。

接着,睡前、醒后自己也会“啊”“啊”地叫着玩,吃和睡都养成有规律的好习惯。这说明刚生下来的孩子就能接受教育。孩子再大一点,又有个“玩”的问题:哪些可以玩,哪些不能玩?一岁半以后,有了和同伴玩的兴趣,这时又出现了一个与同伴的相互关系的问题。凡此种种,都是需要进行教育的。有人认为“孩子太小,无须教育”;有迷信思想的人,甚至认为:“孩子聪明不聪明,是生下来就注定了的。长大了,是龙自然上天,是蛇只能爬地,教也无用。”

因此,对入学前的孩子,只管喂饱、穿暖,尽量不让孩子生病,就认为尽到父母的职责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孩子的智力发展,受到遗传、环境和教育三方面的影响。遗传给孩子的智力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则具有决定性、现实性。有些研究资料表明,一千人中,属于先天性智力特别好和特别差的,各占三人,其余差别不大。

最后但是,由于早期所处的环境和受到的教育不同,智力发展就有差异,甚至差异很大。如果孩子出生不久就脱离了人的环境,或者得不副应有的教育,甚至会改变人的本能,丧失人的智力特点。当孩子开始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意愿的时候,要启发他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敢于提出问题。那怕是可笑的问题,也说明孩子已经进行思考,已经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了。这是很可贵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