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穷孩子“一眼”就能看出,这几个特征瞒不住

文 / 育儿光影机
2021-03-17 18:47

每年,到了幼儿园开学的时候,父母们都会精心为孩子们准备漂亮的衣服和新书包,一方面是想加强孩子的自信心,二是希望通过这些“贵”的物品来吸引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的注意,让孩子得到重视,避免孩子在幼儿园被忽视,从而受到委屈。

穷孩子“一眼”就能被看出?幼儿园老师坦言:这几个特征藏不住!

我认识的一个在幼儿园工作了八年的朋友告诉我,她说有很多的父母都会将孩子打扮得很时髦,看起来很有钱的样子,但是其实在“穷人”家出生的孩子,一眼就能看出来,因为孩子身上的这些特点是很明显的,藏不住。

1、孩子的行为气质不同

孩子的家庭环境决定了孩子的行为气质。

我这位幼儿园当老师的朋友说,其实幼儿园里面气质好的孩子有很多,在人群里面,一眼就能看出来与其他孩子不同,举止落落大方,从容自信,家庭条件相对来说也更好一点。

而那些家庭条件差一点的孩子,行为举止相对来说则有点畏畏缩缩的,显得有点小家子气。

这是因为家庭条件好的家庭会更加重视培养孩子的行为气质,精神教育,而家庭条件差一点的家庭,父母们都忙着工作去改善家庭条件,把孩子交给了长辈,从而忽视了孩子的行为气质的培养。

这种行为气质的差距,恰恰从侧面反映了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真实情况。

2、消费观差距明显

家长的消费观也在影响孩子的消费观。

幼儿园这个阶段,正是孩子们的好强,爱攀比的时候,而孩子之间的比较也很轻松地就能反映出了家庭中的真实情况,也能反映出这个的消费观。

富人家的家长大部分都更看重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怎样让手中的钱产生更大的作用,而穷人家的父母所谓的财商教育不过是怎样能够更加节约,省下更多的钱。

富人们会让孩子从小就通过劳动去获得金钱,使孩子明白金钱之间的利弊关系,但是穷人们则没有这方面的想法,所以对于财商教育就会显得比较落伍。

3、格局和眼界不同

孩子的格局和眼界决定孩子的未来。

我一直认为限制了孩子人生的是格局和眼界,而不是能力。

当幼儿园的老师们带着孩子们去博物馆参观的时候,有些孩子由于第一次去到博物馆,在陌生的环境下表现的畏畏缩缩,不自在,难以适应。

而有些孩子由于多次去过博物馆,显得更加从容,甚至还能当起讲解员,将展示的物品讲的井井有条,条理分明。这个时候,孩子间的差别一下子就出来了。

孩子看过的东西,去过的地方都会在孩子的谈吐举止上表现出来,这些在将来,也会成为他学习的根基。

也有很多“穷人家”的孩子也同样拥有优良的品质与性格。

他们更加的自立,坚强,勇敢,敢于为自己想要的去努力争取。

只是由于生活条件的原因,使父母在教育的时候,将眼光更多地放在了满足物质需求上,从而忽略了对孩子的精神以及性格方面的培养,限制了孩子的格局和眼界。

而富人家的孩子,由于物质条件已经得到了满足,因此,会更加重视孩子的精神层面的满足。这就是富人家的孩子和“穷人家”的孩子的实际差别。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六岁前应该教孩子什么?

父母们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费尽心思,也是为了孩子将来能有一个好的发展。

对孩子的教育颇有研究的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演讲中提到:看一个人能不能有长期的发展,成就和文凭并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的性格,和以他性格为核心的人格。

优秀的孩子必定都是见过世面的,他们的背后也一定站着一对有远见、有见识的父母。

3-6岁其实就是给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气最重要的时期,可能有很多家长平常比拟忙,无视了这一点,家长要抓住3-6岁这个性格关键期,培育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气和性格质量。

李玫瑾教授就像各位家长引荐这套《儿童心情管理与性格培育》绘本,全套共10册,中英文双语,在培育孩子情商的同时,也对孩子的英语启蒙有很大的协助。

这套书一共有十个主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本人、老实守信、不乱发脾气、自我维护、克制恐惧、团结友爱、通情达理、分享快乐、我能行、构成好习气。

10册不过是69.9元,均匀一本不到7块钱,也就是一顿早餐的钱,却可以协助孩子更好的生长,养成好习气、好性格,同时培育阅读好习气,一举多得!怎样算怎样划算!

而孩子的性格、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是正是在幼儿园这个阶段。在孩子六岁之后,性格基本上已经定型了,在这个时候想要纠正孩子的性格问题就已经很难了。

如果孩子的性格问题在六岁之前没有纠正过来,到了十二岁以后,孩子可以自己做主了,那时候想管都管不了了。

因此,教育不仅仅是物质的给予,也要注重孩子的心理,性格等培养。

尊重孩子的意见,对孩子给予肯定,加强孩子的自信心,陪孩子谈谈心,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也是一种教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