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孩子变得更自信,父母做好这几件小事,会有改观

文 / 松鼠迷了鹿
2021-03-22 18:26

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总是尤为的上心,毕竟是孩子一生的大事儿,但其实真正影响孩子一生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教育,更是孩子的性格培养。孩子未来是自信大方,还是胆小怯懦,这和父母的行为影响是分不开的。

想让孩子变得自信,不再自卑,父母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好这几件事!

1.尊重孩子

很多家长会很骄傲的跟别人说,我们家孩子很听话,那问题就来了,孩子听话,真的是一件好事吗?那就要看孩子,为什么会听话了,到底孩子是感觉家长说的对才听话,还是本能性的屈从权威。

因为很多时候孩子听话,可能并不是因为感觉家长讲的有道理,而是不想惹麻烦,这种心态会延续到孩子长大之后,让孩子在学校,在工作,甚至在未来的家庭中产生自卑感。

所以家长想让孩子在未来生活中远离自卑,就一定要尊重孩子,让孩子知道自己也有话语权,自己没有必要盲从于他人。

2.学会拒绝

家长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够广交朋友,乐于分享,成为一个在朋友圈里面混的很开的人。所以一些家长就喜欢告诉孩子,你要学会和别人做朋友,不能那么小气。

但我们虽然能够保证自家孩子不去向别人索要东西,但是不能保证自己的孩子会不会因为自己太温柔的性格,而不会拒绝别人。这样就很可怕了,因为如果自家孩子总是答应别人自己本来不想答应的事情,就会产生两个结果。

一个是自己无法完成失信于人,另一个则是总是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没有办法啊,好好的过自己的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教会孩子,学会拒绝,告诉孩子,你可以拒绝别人,这是你自己的权利,你并不比别人差,所以你没有必要讨好他人。

3.喜欢读书

我们这些做家长的并不能保证自己说的道理,面面俱到,也不能保证自己的话非常有权威,但却能告诉孩子什么样的书是适合他的好书。

喜欢读书,的确是个好习惯,不仅能让孩子懂得很多,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学会家长没有办法告诉他们的道理。同时也能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变得宁静,变得有学识,在心情无法平复的时候,可以从从书中得到安慰。

但孩子读了足够多的书,懂了足够多的道理,孩子的性格自然会变得更坚强,同样也会变得更加的自信。

4.发挥长处

从一开始我们就建议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和长处,这是上天给予孩子的天赋,家长一定不能浪费。特别是在报兴趣班这个方面,一定要让孩子找到自己所擅长的地方,这可能不一定,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能有很大的用处,但会让孩子知道自己和他人不一样,自己有自己的闪光点。

这样可以让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变得更加的自信,没有什么比让孩子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更让孩子有自信的事情了。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一任,老师并不是说父母能教给孩子什么知识,而是说父母给孩子带来的启蒙作用。让孩子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知道自己生活的意义,给孩子带来光明,带来希望,塑造自己,独一无二的性格。

推荐阅读: